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在追剧结束后,文佳又一头扎进了小红书的“拆卡”直播间试试手气——现如今,热门影视剧集配套卡牌的发售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在“亲签卡”、“衣料卡”、“人心小书卡”和“印签卡”等花样繁多的卡牌背后,粉丝们对剧集和明星的热情成了最好的流量来源,也吸引着他们在剧播后仍然上头和花钱。
“卡片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根据二手平台价格涨跌情况考虑要不要卖掉。”文佳对界面新闻说。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卡牌正在成为影视衍生品中一个快速增长的品类,也成为一些影视公司和平台增加收入来源的重要抓手。爱奇艺IP增值授权业务部总经理袁嘉路曾经在今年7月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其卡牌GMV已经过亿,是所有衍生品中表现最强劲的子品类。
这样处于上市紧要关头的卡游看到了机会。伴随着电影暑期档的升温,卡游正在密集推出更多新的影视卡牌。界面新闻获悉,在今年夏天《魔法蓝精灵》、《浪浪山小妖怪》、《聊斋兰若寺》和《猫和老鼠:星盘奇缘》上映期间,卡游也将推出相关的卡牌产品,作为这类动画电影的衍生周边。
2025年4月14日,卡游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IPO上市。这是继其于2024年1月26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在2024年第一次交表之后,当年3月,中国证监会对卡游对其股权、数据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等情况提出审查要求。
而这家公司如果需要扫清阻碍,一方面是拥有更多的爆款IP来支撑业绩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吸引更多的成年用户来减少监管风险。相对于它热门的“小马宝莉”和“奥特曼”卡牌,影视卡一定程度上是卡游目前较为理想的发力方向。

从市场表现来看,卡游已经吃到了影视卡的甜头。
在今年春节押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并成功将其卡牌变为大爆款后,卡游这个被二次元“谷子”玩家所追捧的卡牌公司开始浮出水面,背后的影视衍生品商业模式也开始受到更大范围关注。除了卡游之外,主做潮玩产品的泡泡玛特和52TOYS都在加大影视IP衍生品的布局。
艺术潮玩IP机构十相宜的创始人王凯英对界面新闻表示,相比于品牌联名,电影IP周边衍生品方面会更依赖于电影本身的市场表现。但这种模式下的投入产出比有很大的调节空间。一是因为它的反馈足够直接,可量化的销售额就是最直观的收益指标,不玩虚的;二是衍生品可以追加生产,利润的可见性与可把控性更高。
卡游在采访中对界面新闻表示,《哪吒2》目前可以算是卡游影视类卡牌最为成功的一次尝试,已经推出了6个系列卡牌,以及多款礼盒、徽章、文具产品。而自从《哪吒2》爆火后,“明显感觉到行业内在重视影视衍生品,主动找到卡游的影视类公司也在明显增多。”


从眼下的情况看,区别于优酷、爱奇艺、腾讯以及片方发售的电视剧卡牌和明星小卡,卡游的这一系列影视卡牌还是聚焦在动画作品上,而这也与它擅长的风格与积累的资源相关——卡游起初让众多小学生痴迷的是奥特曼系列卡牌,而随后小马宝莉系列接棒成为爆款。
但影视卡一定程度上跳出低幼客群,让消费者的年龄和圈层变得更多元化。譬如与奥特曼、小马宝莉相对低龄的消费者相比,合家欢影视的受众较为广泛,也有可能将卡牌等周边产品覆盖到更成熟的消费群体。
此外,对于一家正要冲击上市的公司来说,依赖授权大IP也成为潜在的风险。招股书显示,卡游来自奥特曼、小马宝莉、叶罗丽、蛋仔派对等五大IP主题产品的收入,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0.64亿元、23.94亿元和86.5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8.4%、89.9%及86.1%。
为此卡游也在想办法扩充IP矩阵,降低对核心IP的依赖。2022年至2024年,卡游的IP数量翻了一番还多——从30个猛增到了70个。得益于核心IP的强劲表现和IP矩阵的扩张,卡游在2024年的营收猛冲到了100.57亿元。

卡游选择影视类合作IP通常会考虑这样几个因素,譬如IP的价值导向,素材是否足够支撑至少一个系列的卡牌产品,IP本身的受众类型是否与卡游自身的年轻受众相匹配等等。但与过往动漫等二次元IP相比,影视IP开发的时间窗口较短,成为考验产品策划和运营的关键因素。
譬如以往一些爆火的影视作品在衍生品开发上经验不足,在热播之后才用众筹的方式做周边,而生产周期长达数个月,等粉丝拿到产品也过了“上头期”。
而在做IP周边产品上有比较成熟经验的卡游,其做法是提前介入。这也能最大程度避免影视爆火后IP授权价格上涨、同时制作流程来不及错过风口的情况。
按照一般流程,卡游的影视卡牌等产品从策划到卖给玩家,通常会经过IP评估、产品策划、设计创作、内容审核、印刷制造、渠道铺货等环节。
“影视类卡牌对内容的保密性要求较多,操作流程相对会更紧凑,一般在电影上映前3个月开始执行已经算是比较充裕的时间了,也有也有一些系列电影确定会出续集作品,或者推迟档期上映,沟通时间会稍长一些,比如《哪吒2》大概提前了一年时间来准备策划。”卡游对界面新闻表示。
与常规IP不同,影视类IP的衍生品要紧跟作品的上映期,因此各方“快速反馈”的能力非常关键。由于档期紧张,所以需要卡牌公司赶着节点去完成一个系列百余张卡牌画面的设计与审定工作,对设计团队对IP内容的把握及与产业链的协同要求非常高。
“比如《哪吒2》上映后爆火,其他公司产品最快也要1个月后才出来,但卡游可以做到在一周内就完成制造+铺货的全过程。这也是卡牌作为影视类IP衍生品的一个优势。”卡游告诉界面新闻。
在后续影视卡牌的开发中,卡游也将做《哪吒2》积累的产业链经验运用到类似的产品上。比如今年夏天上映的《魔法蓝精灵》、《浪浪山小妖怪》、《聊斋兰若寺》及《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卡游都是在3-5个月不等的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IP方沟通到产品设计制造的全过程。


但影视衍生品也具有特殊性,它的生命周期较短,哪怕是年初大热的哪吒,如今的热度也在大幅下滑。
王凯英在采访中对界面新闻表示,“影视类IP往往会有个问题,就是剧、电影一下播,其IP营销联名价值约等于0。”卡游也对界面新闻称,由于电影本身上映期时间有限,影视卡牌的影响力主要在电影上映后的1-3个月。
对于依靠IP影响力获得变现的公司来说,它们只能够蹭着热度赚一波“快钱”,随后又开始等待下一个IP的爆发。
因此,这种商业模式则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此外,影视IP的现象级爆发也并不常见,从当前暑期档情况看,上述被卡游押中的动画电影在票房表现上还没能显示出爆款的潜力——除了《浪浪山小妖怪》、《猫和老鼠:星盘奇缘》还未正式上映,《聊斋:兰若寺》与《魔法蓝精灵》在7月28日的猫眼预测总票房分别只有3.1亿元和556万元左右。
但就像中国电影眼下很难再复制一个《哪吒2》的百亿票房神话一样,卡游想要制造第二个《哪吒2》卡牌大爆款也并非易事。
不过对于卡游来说,如何打通高效的影视衍生品运营产业链,并持续扩大对头部IP的资源积累也很重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出年龄段覆盖范围更广的产品、吸引购买力更成熟的成年消费者,也会是评估这家公司成长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