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在滁州市来安县境内行驶。  滁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图

跨省交通,素为命脉。一部《长安的荔枝》,道尽此中曲折和繁复。

诸多交通概念和内涵汇入今天,要以跨省城际铁路最为典型。滁宁城际铁路工程就是其间的“代言人”,只因它是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在两市高铁倏忽之间抵达的大前提下,滁宁城际铁路成为必要的补充和延续。

滁宁城际铁路工程是滁州市开放发展的“一号工程”,对于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全面对接南京江北新区,促进滁宁协同发展、更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道滁河,碧波荡漾,方言漂浮。河之南北,人民往来,血脉相通。

滁宁城际铁路工程,因现实需求而生,因精神连接而生。时代的快速发展,早已让滁宁两市在多个场景下深度融入。

滁河浪潮拍打的这片大地上,地理意义上的界限固然存在,但在更宏大的叙事空间,情感意义上早已无分彼此。家住滁州工作在南京、户口在南京买房在滁州、早晨在琅琊山吹风晚上在玄武湖散步,这是很多人演绎的两地生活图谱。

君是滁州人?君是南京人?某种意义上,大家都是“同城化”“一体化”方略中的同行者。

从滁宁城际铁路工程的规划到项目落地,这一振奋苏皖两省、滁宁两市人心的交通建设项目,带来的是一场美丽的、必然的相向而行。2023年6月28日,备受关注的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一、二期正式通车,消息传来,轰动一时。

2024年度,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共安全运送乘客308.4496万人次,日均0.8428万人次,月均28.7041万人次。待滁宁城际铁路南京段建成,客流量的红火数据可以想见。

早日全线开通,早日实现两市之间的“丝滑通勤”,是群众的热切盼望。

在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上,一条新闻报道分外醒目——7月20日,工人们冒着高温施工,确保南京北站枢纽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按照目前的进度,南京北站预计10月底地铁结构封顶,北广场结构全部完成。南京北站建成后,构建起南京北站、南京南站、南京站“三站”联动的新格局,亦将滁宁城际铁路终接入,完成滁宁城际铁路工程的“拼图”。

作为一个地标,南京北站与滁州段距离不远,它的每一天变化,都收入滁州人眼底。

而在滁州,一期调整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土建施工已经全面开展,累计投资5.6亿元。计划2027年10月与南京段、南京北站同步开通运营。这意味着这一工程项目将正式成为国内跨省城际铁路样本。

滁宁城际铁路工程,必会给两城、两省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也将启示着更多地区展开交通新想象、新叙事。我们可以站在更高处,眺望滁宁城际铁路工程。

从滁宁城际铁路工程的规划图和进度表上移开视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动态图景、更大的格局,以及更澎湃的民意。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强调,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2025年”也就表现出更丰富的时间节点意义。

在南京所关联的铁路交通建设项目中,不独滁宁城际铁路,宁扬城际铁路、宁马城际铁路均处于开工建设过程中。至于宁句城际,则早于2021年12月底通车。

条条铁道线,让城市之间的合作具象化,也让人民之间的往来加速、升温。这样的铁道线,解答的是推动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课题,解答的是关乎未来的命题。

一条城际铁路,一部“双城计”,从来都暗合着世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寄情山水的背后,是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的雄浑动力。无疑,延展的轨道,飞奔的车轮,代表的是无尽的想象力和突破力。

君在醉翁亭,我在紫金山。

这广受瞩目的城际铁路,行进在丰茂的长江流域,也行进在江南文脉的丰厚地带。是以,流云和诗歌,古风和新潮,如此浑然无边地被轨道承载着,被民心输送着,被奋斗的决心托举着。

千年之前,欧阳修辞别滁州赴南京,从太守做到知府。千年之后,南京和滁州两地在以新的模式相互激荡、相互成全、相互期待。两地缘分,美好叙事,尽在时光深处。

这万千意象,是人文之美,是民生之实,是梦想之光。我们如此关切一个铁路项目,是因为我们在“轨道”之上看见了更大的风景。

滁宁城际铁路是属于滁州和南京的幸福工程,也是中国热土上激情四射的新篇章。滁宁城际铁路终将呼啸奔腾,滁宁城际铁路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列车驶出滁州高铁站站台。  滁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