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扩大)上,龚正市长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关心的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具体介绍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工作。
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龚正说,当前,上海正在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强化先行先试、集成探索,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提升重大开放载体平台能级,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发挥风向标作用的重要举措。
第一,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面对国际经贸规则动态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上半年,上海制定实施了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一是实施功能转型升级行动。立足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资源禀赋,“一区一策”强化差异化定位、打造特色化优势。
二是实施产业提质升级行动。立足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定位,加快集聚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质项目。行动方案明确了六个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国际分拨、保税加工、保税维修、保税研发、跨境电商和高价值商品保税展示交易。
三是实施管理机制改革行动。上海将建立跨部门数智监管辅助平台,优化智慧监管系统,不断探索优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加快复制洋山特殊综保区、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的成功经验,让更多制度创新成果惠及全市各个综保区。
四是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上海将推动各保税区域统筹园区和市、区两级企业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合规培训、争议调解等方面的集成服务。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让保税区域政策更给力、制度更完善、服务更精准。
第二,整合构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上海作为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正在抓紧建设全市统一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总的考虑是,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服务平台和信息渠道进行统一整合和优化提升,形成“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全方位的企业出海服务体系。重点是组建“1+(3+15)+X”工作机制:
“1”,就是建立1套市级层面一体化服务统筹协调机制,核心是建设全市统一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线上平台。重点提供在线咨询解答、一站式网上办事和专业服务资源链接等三大功能。
“3+15”,就是打造覆盖全市的线下咨询服务点。“3”是指浦东、临港、虹桥3个重点区域,将依托现有资源设立分平台,持续做强已有的特色专业服务功能。“15”是指除浦东外的其他15个区,将分别设立服务点,依托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就近便利咨询服务。
“X”,就是推进建设X个海外服务点。一方面,上海将推动现有海外办事处功能提升。另一方面,上海将依托市贸促会新设香港、新加坡两个海外服务点。
目前,线上平台开发建设、线下服务功能提升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上海将加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不断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努力打响服务企业走出去的“上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