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第八号台风“竹节草”影响,上海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台风过后,随处可见的室外积水成为蚊虫孳生地,为后续形成“蚊子大军”埋下隐患。同时,近期,广东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也主要通过带有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传染人。

7月3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眼下正处于蚊虫密度高峰期,上海将进一步加强台风后防蚊灭蚊与环境整治工作,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打造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城乡健康环境。

对此,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等承办的“上海健康播报”特别推出健康提示,教大家“翻、填、清、疏、灭”的“五字真经”,清除积水、清洁环境、防蚊灭蚊,共同守护健康家园。

“翻”,即将缸、罐、盆、坛、瓶等小容器积水倒掉,放置时底部朝上,保持干燥。

“填”,即用泥土、黄沙填平各种坑、洼、沟等容易积水的坑洞。

“清”,即清除环境中各种小容器(如树叶、饮料瓶盖)、垃圾袋等。

“疏”,即疏通明沟、下水道、沟渠、河流等。

“灭”,即对不能清除的积水(如雨水井、集水井),求助专业人员,通过投放长效灭蚊幼剂控制。

此外,对于已有蚊虫幼虫的积水,切勿倒入下水道,可倒在泥地上或水泥地上;对于发现成蚊密度高的区域,应组织专业防治开展喷洒杀灭成蚊。

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强化清洁环境、防蚊灭蚊的个人意识,清除蚊虫孳生环境,携手度过一个健康美好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