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车企们交出了价格战暂停、" 反内卷 " 后的第一个月销量。
7 月初,比亚迪、吉利等车企放弃 " 一口价 " 的低价卖车模式,体量更小的造车新势力因此获得喘息空间。但这不意味着竞争烈度下降,7 月只能算汽车业竞争的中场休息,只是头部公司还没找到新的竞争锚点。
回看整个上半年的销量,除异军突起的小米和成功翻身的小鹏外,多数车企距离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今年下半年或将是大部分车企阶段性 " 最后的狂欢 "。新一轮购车周期可能在今年年底结束,汽车换购、购置税减半等优惠政策也可能在年底结束。
在这个意义上,下半年是大部分车企最后争夺排位的机会。如果在这轮购车高峰末尾抢到有利位置,当周期过后,可能就要花更多力气追回来了。
本期《车圈脉动》VOL.8,带大家简略一览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的竞争形势。
【新能源汽车品牌交付情况】
新能源汽车品牌 7 月数据如下——

自主品牌方面,比亚迪和吉利依旧引领中国新能源的大盘节奏,有点 " 比降吉升 " 的意味。
比亚迪 7 月份销量 344296 台,其中乘用车 341030 台,环比 6 月下降 9.7%。比亚迪主品牌双网、方程豹、腾势等细分品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环比下滑。
吉利新能源车型(涵盖吉利、领克、极氪品牌)7 月新能源车型销量突破 13 万辆。其中,银河品牌销量达到 95043 台,同比增长 237%(仅星愿一个月就贡献了 44286 台),极氪科技集团销量为 44193 辆。
【理想、埃安走了下坡路】
零跑在 7 月实现交付创新高,突破 5 万辆,站稳新势力榜首。截至目前,零跑年度目标完成率已经达到了 45.30%(销量目标为 60 万台)。零跑在 7 月上市了两款新车——零跑 C11 和零跑 B 系列首款轿车 B01,售价覆盖 10 - 18 万元,依旧是主流走量的市场区间。
另一家表现亮眼的车企是小米。凭借 SU7、YU7 两个爆款产品,已经让小米排满了生产节奏。小米汽车一期工厂 2.4 万的产能早已满载,7 月份投产的二期工厂将成为之后交付量继续冲高的关键。
在同比上涨的大势中,理想和埃安出现同比下滑,尤为显眼,但原因并不相同。理想在 7 月底推出第二款纯电产品理想 i8,但上市之后反响平平,据我们了解,截至 7 月最后一天,理想 i8 的订单量在 7000 左右(理想还未发布战报公布订单量)。除了纯电车型的压力,理想 L 系列正受到其他车企不同维度的攻击。
埃安的处境更为艰难。网约车市场饱和让埃安从高位一路走低,埃安今年已通过多种营销方式进入 C 端市场,包括和郭麒麟的合作、和奶龙的联动等,但销量依旧承压。
鸿蒙智行,依旧靠问界撑场面。问界系列全系共计交付 40753 辆,占比超 85%,其他 " 三界 " 表现平淡。
【下半年,竞争还将升级】
上半年已经打响了 " 全民智驾赛跑 "、" 价格战 " 等战役,市场一度陷入混乱。后来随着监管介入,智驾乱象有所收敛,价格战的竞争也开始从面上消失,市场竞争不再只追求低价,而是逐渐回到产品力层面,开始 " 真刀真枪 " 的比拼,格局洗牌在即。
金九银十旺季即将到来,多数车企手上的牌还没出完。据不完全统计,鸿蒙智行至少有 5 款新车上市,包括享界 S9T、尚界 H5 和全新问界 M7、智界 R7、智界 S7 改款;零跑手上还有旗舰 D 系列、零跑 B05 两张牌;蔚来 ES8、乐道 L80 即将上市;理想还有另一款纯电车型理想 i6 未发。
家庭增换购需求存在,纯电即将迎来更大市场空间,竞争也将升级。今年年中,纯电大六座 SUV 产品上市热潮,理想 i8 和乐道 L90 已经率先出牌,纯电问界 M8 和六座 Model Y 也即将到达战场,瞄中的是家庭用户的增换购需求。随着入局者增多,竞争还将进一步升级。
虎嗅汽车点评:
下半年的 " 大考 " 才刚刚开始,在销量目标压力和竞争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由粗暴价格战向精细化、产品力为本的深度竞争转变阶段。
品牌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突围,不能再依赖 " 价格战 ",而要回归产品和服务本质。谁能笑到最后,将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硬实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