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的澳网大满贯到年底的年终总决赛,职业网球赛季可谓一年到头都有重头戏上演,如何健康度过漫长的赛季,对每位选手都是挑战。
而赛程延长的趋势,还在继续,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师赛从过去的一周延长到两周,对于球员的时间安排又增加了新的考验。
如今在赛季过半之际,德国名将兹维列夫就忍不住公开“炮轰”,“我的理想状态是每年参加18-20站赛事,在大满贯期间保持巅峰状态。但依照ATP现行赛程规划,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现实是,在缺少球员统一组织的网球世界,想要改变赛程,比其他很多体育联盟都要更加困难。

兹维列夫
赛程越来越长,球员“怒了”
在ATP的2025赛季赛历中,有了两个新的变化:加拿大大师赛和辛辛那提大师赛扩展至12天赛程。
由此,在总共9项大师赛中,已经有7项都从原本的一周延长到了如今的接近两周,唯有蒙特卡洛和巴黎两站大师赛还在坚持一周比赛的“传统”。
对于一年到头都要在全球旅行参赛的网球运动员来说,这样的变化自然对体能与时间安排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比如最近就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在加拿大举行的多伦多大师赛8月7日才能结束,而在美国举行的辛辛那提大师赛却在8月7日就要开启,对于必须参加大师赛的高排位球员来说,舟车劳顿难以避免。
而更早之前,今年的草地赛季结束后,也没有几天休整时间就开启了北美硬地赛季,这样的状况,引发了不少球员的不满。

德米纳尔
德国名将兹维列夫就是公开发声的球员之一,“除了蒙特卡洛和巴黎大师赛外,几乎都变成双周赛制。说实话,这两站反而是全年最棒的赛事周,无论对球迷或球员都是。”
“不需要长期留在比赛地、不需要在比赛间隙额外训练。这才是我们熟悉的模式,也是多数球员喜爱的赛制。除非你放弃重大赛事,否则年度参赛数根本不可能低于20站。我真的很不认同这样的发展方向。”
在自己的发言中,兹维列夫还以澳大利亚选手德米纳尔的赛程安排举例:去年11月25日打完戴维斯杯,12月27日就在联合杯展开新赛季,“连一个月的休整期都没有,要如何为新赛季做好身体的准备?”

鲁德
为球员伤病增加“埋地雷”?
对赛程过密不满的不只有兹维列夫,美国网球名将弗里茨近日也对此发表了看法,“每年的这个阶段都非常艰难,因为根本没有合适的一周拿来休息。”
根据ATP的现行规定,世界排名前30位的选手必须参加已经入围的大师赛(蒙特卡洛大师赛除外)以及至少5站500分赛事,否则会受到积分及金钱方面的处罚。
再加上四大满贯和年终总决赛,高水平球员面临的参赛压力着实不小,虽然ATP对于有伤病或年龄较大的球员给予了豁免参赛的空间,但密集的赛程仍然让不少球员感到疲惫。

穆雷
挪威网球运动员鲁德就曾表示,ATP方面在强制参赛上的规定“实际上是在逼迫选手忍受伤病与不适,这种情况并不公平”。
他认为如果自己有伤病,当然可以选择退赛,“但伤病往往游走在能忍受和无法忍受之间,做决定真的很困难。这种制度很值得商榷。”
三届大满贯得主、英国网球名将穆雷也曾对当下大师赛赛程变长的状况发表过看法,在他看来,过去的“一周大师赛”形式更加合理,“在16天内你就能打完两站比赛。而现在完全没有这种节奏了。”
作为新生代选手中的明星,西班牙选手阿尔卡拉斯也加入了“声讨”的阵营,“这很困难,有时我一点动力都没有。日程安排很紧凑,有很多比赛,没有休息日。”

阿尔卡拉斯
想要有所改变?难度相当大
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ATP强制球员参加的赛事数量越来越多,比赛的赛程也越来越长,需要“加班”的球员会产生不满并不难以理解。
但在发声之后,是否真的能推动巡回赛的日程有所改变?至少从当下来看,难度极大。
对于抱怨赛程太密的声音,ATP主席高登齐此前就给出过回应,认为目前的赛程并不过分,“网球不像足球或篮球,属于个人运动,可以自己决定赛程,因此为了世界排名就需要参加比赛。”
在他看来,一些球员抱怨比赛太多,回过头却又参加了不少商业性的表演赛,“是想把精力投入在巡回赛上,还是巡回赛之外?缩短赛季意味着必须减少250级别赛事的数量。但球员也可以选择减少表演赛,花更多时间休息。”

辛纳与高登齐(右)
事实上,即便有部分球员“炮轰”赛程,但依然难以形成推动改变的合力。正如高登齐所说,网球项目的特点就是其“个人性”,全球运动员的个人诉求各不相同。
意大利名将、世界排名第一的辛纳就认为,“赛程确实很紧张,比赛很多,但你并不一定非得参赛。”除此之外,也有不少运动员并不排斥频繁参赛,以此换取更多的积分和奖金。
今年3月,由德约科维奇创立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协会(PTPA)就曾在美国对四大网球机构ATP、WTA、ITF、ITIA发起诉讼,声称当下的赛事体系为了更大的商业利益而忽视球员福利,在赛程安排、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问题。
但这一举动,并未能像NBA球员工会等组织一样制造真正的改变。PTPA这一机构尚未得到大部分网球运动员的认可,在更多选手仍以“个体户”身份打球的当下,想要改变现状,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