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景区内一座承载游客的吊桥其中一条桥索突然断裂,桥面瞬间倾斜,目前已造成5人死亡、24人受伤。接报后,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已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组成联合工作组,连夜前往事故现场,指导地方做好伤员救治、现场处置、事故调查等工作。
夏塔景区以沟通天山南北的夏塔古道为主体,被誉为“全国十大探险热点”之一。出事的这座吊桥叫“将军桥”,是当地重点打造的“网红景点”,以惊险刺激为卖点。一名游客告诉媒体,当天景区游客爆满,下午2点左右,他曾走上该吊桥,桥面上约有几十人,当时他没有听到景区的限流广播。
事故的发生让游客猝不及防,他们本想在山水风光中留下幸福的“瞬间”,却成为悲剧的注脚。从社会层面讲,这起事件还引发了公众对“探险游”、吊桥等旅游设施的担忧:吊桥、玻璃栈道这些刺激的旅游设施,真的安全吗?
事实上,这座吊桥并非首次出现安全问题。早在2024年6月19日,该桥就曾因主绳损坏发生过断裂事故,致使桥面倾斜,部分游客摔倒或受惊。当时,景区承诺将加强日常检查、制定定期检修计划,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如今悲剧重演,甚至后果更为严重,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景区到底有没有真正维护好吊桥?事发时,吊桥上有没有安全值班、人员限流?
暑假期间,新疆旅游持续火热。在上个月的有关报道中,就提到一名旅游博主,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夏塔景区承载力不够,各种排队”“今天遇到第二程区间车排队1.5小时!关键是骑马都得排队……”要追问的是,夏塔景区有没有做好人流控制,有没有正视自身承载能力有限?
一些边远地区景点在暑假期间骤然迎来“客流潮”之后,本身接待容量不足、安全设施短板等潜在问题,就容易突现出来。旅游出圈当然需要“眼球效应”,但是不能重营销轻安全、重流量轻管理,绝对不能将游客生命安全置于次要位置。泼天的“客流富贵”来了,能不能接得住?能不能安全地接住?
这场事故在警示所有景区,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当经济利益与安全风险发生冲突时,应永远把游客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网红景点的生命力不在于能制造多少“惊险瞬间”,而是要让游客们平安回家,不安全的“网红景区”怎能长红?夏塔景区的伤亡教训,非常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