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7 月稀土出口环比下跌 23%,结束 6 月创纪录高位的势头。7 月大豆进口量创历史最高,煤炭进口量较 6 月触及的两年多低位回升,原油进口量连续第二个月维持在高位。

8 月 7 日周四,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人民币计,6 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 4.8%,连续两个月增长。6 月出口同比增长 8%。

在大宗商品出口中,中国 7 月稀土出口量较前月下滑 23%,结束了 6 月创纪录高位的势头。钢铁出口 7 月再创新高,但是钢铁主要生产原料的铁矿石进口因价格上涨而有所下降。

在大宗商品进口中,中国 7 月大豆进口量达到该月份历史最高水平,煤炭进口量较 6 月触及的两年多低位回升,原油进口量连续第二个月维持在高位

稀土出口环比跌超 20%,钢铁出口继续攀升

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当月出口 5994.3 吨稀土产品,较 6 月环比下降 23%。更全面的数据将于 8 月 20 日公布,届时将包括稀土磁铁出口的详细情况。

不过,尽管 7 月单月数据回落,今年前七个月中国稀土出口总量仍保持增长态势,累计出口 38563.6 吨,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13%

中国钢铁出口 7 月份继续攀升,延续了今年以来的创纪录表现。

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7 月份钢铁出口量环比增长 1.7% 至 984 万吨,今年前七个月累计出口 6798 万吨,创下 1990 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作为钢铁生产主要原料的铁矿石进口出现回调,7 月份进口量环比下降 1.3% 至 1.046 亿吨,主要受价格上涨影响。铁矿石价格 7 月份上涨近 7%。China Futures 分析师 Chu Xinli 表示:

" 尽管月度有所下降,但在钢铁盈利能力改善推动铁水产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7 月份铁矿石进口仍保持高位。"

7 月份是今年第三个月度铁矿石进口量保持在 1 亿吨以上。此外,数据还显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 6.966 亿吨,同比下降 2.3%。

大豆进口量创下该月份历史最高,煤炭进口环比回升,原油进口保持高位

大豆: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 7 月进口大豆 1167 万吨,同比增长 18.5%,超出分析师预期的 1048 万吨。这一数字创下 7 月份进口量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巴西强劲的出口供应以及贸易不确定性。

大部分大豆预计将来自最大供应国巴西。有分析师指出,巴西丰富的大豆产量为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由于巴西大豆获得丰收,巴西大豆的供应高峰期预计将比往年更长,在第四季度之前都将保持高水平。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 6104 万吨,同比增长 4.6%。

煤炭:中国 7 月煤炭进口量为 3561 万吨,同比下降 23%。尽管同比大幅下滑,但 7 月进口量较 6 月份的两年多低点已出现回升

分析称,高温天气推动空调使用量增加,进而带动电力消费需求上升,为煤炭进口提供了支撑。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 7 个月中国煤炭进口总量为 2.573 亿吨,同比下降 13%。

原油: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 月进口 4720 万吨原油,日均 1112 万桶,为连续第二个月保持高位运行

尽管进口量同比增长显著,但环比 6 月的 4989 万吨下降 5.4%。分析称,6 月进口量创近两年新高后,7 月出现回调主要因独立炼厂前期大量囤货,当月采购需求有所放缓。

数据还显示,1-7 月累计进口 3.27 亿吨原油,同比增长 2.8%,日均进口 1125 万桶,反映出中国石油需求的持续复苏态势。

前 7 个月集成电路、铜矿砂及其精矿、大豆进口增长,成品油、煤炭、钢材进口下降

按照数量计算,7 月成品油进口量达到 403 万吨,同比增长 24%,大豆和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分别为 1167 万吨和 256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8.2% 和 18.4%。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增长 12.3%,达到 553.3 亿个。

煤炭、钢材和天然气的进口量同比分别下跌 22.9%、10.5% 和 2.1%。

从今年前 7 个月来看,集成电路、铜矿砂及其精矿和大豆的进口量同比增幅分别为 9.5%、8% 和 4.6%。成品油、钢材和煤炭进口同比跌幅分别为 16.6%、15.7% 和 13%。

按照金额计算,7 月铜矿砂及其精矿、集成电路和未锻轧铜及铜材同比增幅分别为 27.6%、13.9% 和 10.4%。煤炭、铁矿砂及其精矿和钢材同比跌幅分别为 47.4%、11.29% 和 8%。

今年前 7 个月,铜矿砂及其精矿、集成电路和铜材同比增幅分别为 18.5%、9.2% 和 2.2%。煤炭、成品油和铁矿砂及其精矿同比跌幅分别为 33.9%、19.9% 和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