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区域医疗中心,周边老年患者居多,不少病人有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还身患多种疾病,来看个病需要挂好几个科室,跑好几个楼层,候诊时间也很长。同时,不同的科室会开具不同的药物,是否存在药品冲突风险、是否不同科室医生重复开了同一种药,药品剂量如何把握等等,病人其实自己也不清楚,常常要跑来咨询医生。”8月7日,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王田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该院从7月中旬开始试点推出“多病联合管理门诊”,通过患者提前预约,按需匹配相应科室医生,多学科专家共同出诊讨论,一站式完成患者病情评估。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多病联合管理门诊”,患者可以在医院门诊大厅1楼预约中心窗口进行现场预约。受访者 供图
这一门诊开设出来后,专家团队还可以当场评估患者所需检查,如CT、心电图等,无需患者自行预约,由门诊协调优先安排,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流程优化,可将就诊时间缩短。
“目前,这一门诊主要在每周三上午开设,要挂这一门诊的患者需要提前预约,预约有两种模式,一是现场来医院门诊大厅1楼预约,也可以通过电话预约,我们会有预约中心专职人员根据患者的病史、描述的病症等决定最终让哪些科室的医生一起出诊。”王田龙也表示,由于这一门诊出诊的医生不固定,需要根据预约的患者自身情况来定,因此目前无法通过网上预约的形式挂号。
统计显示,从7月中旬至今,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多病联合管理门诊”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每名患者每次就诊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每周半天的门诊基本满员,老年人来电咨询量也很大。
王田龙表示,由于这一门诊还在试点阶段,目前仅有7个科室开放这一服务,主要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肿瘤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等,“这个门诊开设出来后,医院也有不少科室如普外科、中医科等提出也要加入进来,之后也会根据需求邀请更多科室加入。除了满足老年患者需求,我们也会考虑邀请妇科、儿科等医生加入进来,服务更多的中青年、儿童患者等。”
针对“多病联合管理门诊”是否会导致患者就医成本增加,王田龙对此解释,对于患者来说,就医成本并没有增加,还减少了候诊时间,“目前我们采取的是普通门诊收费,按照18元一个门诊号来计算,如果同时预约了3名医生,一次看病门诊费就是54元,这与患者单次分别挂3个科室的号是一样的收费标准。”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开设的“多病联合管理门诊”。“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 图
这一门诊开设近一个月以来,诸多网友纷纷为这一模式点赞,不少人在网络上留言表示:“值得推广”、“太人性化了”。
在王田龙看来,未来,“慢病多病管理门诊”将成为一种就诊新趋势。其实,MDT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之前全国各地医院都开设出各类MDT门诊,像各类肿瘤MDT门诊、体重管理门诊等,这些患者的需求量都很大。
“MDT门诊多应临床患者需求来设立。”王田龙拿该院开设的孕妇口腔联合门诊举例说,这一门诊从患者需求中找到思路,“考虑到孕妇群体的特殊性,她们的用药禁忌多,但其实出现牙硬肿胀等口腔问题的比例不少,我们从2024年开设出来后,由药剂科、妇产科、口腔科医生一同出诊,一年来孕妇就诊需求量很大,甚至一号难求,近期也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孕妇口腔联合门诊。”
对于今后“慢病多病管理门诊”是否有望采取网上预约模式,王田龙表示,目前正在与相关的互联网公司咨询,看看是否可以根据临床需求,通过患者在线问答等形式帮助患者匹配相应科室的专家,从而实现远程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