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修通后,救援车辆顺利通过。
8月10日中午,随着最后一处钢制波纹涵管埋设完成,砂石铺上路基,省道S104线兴隆段6公里水毁路段的应急通道全部打通。据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军仁介绍,截至8月9日下午,榆中县所有受灾村“生命通道”已经打通,今天随着省道S104线兴隆段最后一个断点难点的打通,标志着本次山洪灾害中所有受损的51条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全部抢通。

应急通道铺设砂石。
8月7日晚,兰州市榆中县遭遇历史极值强降雨,导致发生特大暴雨山洪灾害并引发泥石流。据统计,此次灾害造成51条公路共102.2公里受损。其中,国道1条0.2公里,省道1条6公里,县道2条24公里,乡道3条12公里,村道44条60公里,桥梁3座。
道路是抢险救援和恢复生产生活的“生命线”。为加快修复被洪水冲毁的道路,打通应急通道,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交通运输部调度指导,第一时间组织兰州、定西、白银、临夏及周边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及省公航旅集团、省公交建集团等相关交通企业,火速集结力量驰援榆中,并于8月8日凌晨3时许,开始道路抢通作业。现场投入各类机械设备130余台套,应急人员670余人。
在最后一处的涵管埋设施工作业现场,记者看到10多台大型挖掘设备展开“大会战”,清理乱石淤泥、开挖沟道、铺设砂石,各环节工序有序推进。

工作人员驾驶挖掘机抢通道路。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富贵摄
“最后一处施工点位水量大,作业量大,需要先改水道,完成涵管埋设后再改回水道。在此我们共埋设了3排12级2米口径的钢制波纹管涵管。”甘肃省兰州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王伟俊在作业面介绍。
省道S104线兴隆段水毁路段由兰州市交通委组织统筹协调,“灾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协调在兰施工的央企,极速驰援开展抢险工作。”兰州市交通运输委建设管理科副科长杨小红介绍,部分便道虽然沿用路面较为完好的路段,但路基下方被洪水掏空,需要进行回填确保安全,工作量和难度不亚于在乱石中开辟新路面。
据王伟俊介绍,道路抢通后,交通运输系统将持续做好抢险救灾有关工作,重点做好已抢通路段保通、救援物资运输保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