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延续昨日(8月12日)涨势,算力板块于2025年8月13日全面爆发,成为A股市场最亮眼的投资主线之一。

  其中,以AI芯片、AI服务器、

  因素三,全球AI大模型的密集发布,持续推高算力需求。8月以来,全球AI领域出现重大进展:北京时间8月8日,OpenAI发布了其最新版本领先大模型GPT-5,该模型大幅降低了单位算力成本,API调用价格与Gemini2.5Pro实现对标;Google/Anthropic等厂商也带来模型小幅更新。此外,市场还传言深度求索(DeepSeek)的DeepSeek-R2可能在本月发布(尽管公司人士已否认这一时间表)。

  指出,大模型行业领军者正通过技术迭代及客户黏性,使得追赶者不得不进行“算力抢筹”来避免被时代淘汰。北美模型更新迭代+推理应用落地已在当下模型代际上实现初步闭环,算力在后GPT-5时代依然为“硬通货”。

  因素四,国产算力产业链的突破性进展。国内算力企业加速技术攻关,已在多个环节实现突破。华为即将发布的AISSD技术引发市场关注,该技术通过将多级KV-Cache缓存数据持久化保存至SSD,显著降低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据称可降低推理时延78%,提升单卡吞吐量67%。

  在液冷领域,国内公司已实现冷板、CDU等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部分产品进入英伟达、华为供应链。

  在此背景下,机构对板块头部企业业绩走势较为乐观。

  Choice数据显示,光模块与CPO、PCB、液冷、铜缆高速连接、AI芯片、数据电源等算力硬件六大细分方向中,机构预测多只百亿以上市值个股今年业绩将高增长,其中净利润预计增长1479%,预计增长897%,预计增长685%,等预计分别增长569%、48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