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存款利率的持续走低,大多数人不会想到,在 " 如何存钱 " 之后," 钱应该放哪 " 反倒成了新的难题。

过去,钱一旦存上了银行定期,就像蓝牙耳机回到了耳机仓,代表的是稳稳归仓、落袋为安。

但如今,随着存款利率进入 0 字头时代," 吃利息 " 的红利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钱越存越少的焦虑。

图源:@萨特不失眠

对于当下追求 " 低能耗生活 " 的年轻人来说,继续对比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几乎等于无用功," 选来选去,无非是一年几十元的区别 ";扎进股市厮杀,则是 " 给自己添了一块心病 ",每天几个点的波动,对他们本就不高的电量来说,都是严重的挫伤。

正如 " 低能耗生活 " 讲究的是精力上的开源节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摸索出一套 " 低能耗搞钱 " 新模式:把一部分存款调整为低风险的基金产品,追求相对高一点的收益实现 " 开源 "。同时,通过分散配置降低波动风险,为理财上的心力消耗 " 节流 "。

最典型的 " 低能耗搞钱 " 公式是将钱分成三份——将熟悉的货币基金(余额宝)作为灵活支取的 " 活水 ",将稳健、波动小的债券基金作为 " 地基 ",最后通过黄金 ETF 拉高收益、作为理财配置中的 " 甜点 "。

每份钱各司其职,网友称其为 " 新三金 " 组合。蚂蚁财富数据显示,已有 937 万 90 后、00 后在支付宝上配齐了 " 新三金 "。

与老一辈笃信存款带来的 " 绝对安全 " 不同,当下的年轻人,对安全感的算法已经换了公式,理财理念也在迭代。

他们深知单一存款虽 " 保险 ",却难以抵抗通胀的侵蚀,而类似 " 新三金 " 这样系统性的资产配置,可以将被动化为主动,获取一份适配时代变化的安全感。

大学时就尝到 " 躺赚 " 甜头的 90 后小南,在理财观念的升级上,经历了好几次的系统级刷新。

第一次是赶上余额宝开始流行," 当时余额宝的收益比较高 ",小南试着存了 1 万块钱,发现每天账户里都能多出一顿早饭钱," 看着钱自己产生收益,就感受到自己又在赚钱了 "。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理财观念的进阶,小南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多,尝试的空间也充裕了起来。几年前,她在低点处买入了黄金 ETF," 买入后就一直没管,现在收益已经到 100%"。

旅行中的小南

市场走势也验证了小南的眼光。万得(Wind)金融终端的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18 日,有 32 只黄金主题 ETF 年内涨幅超过 24%。尽管近期出现波动,但作为避险资产,黄金仍然被业内长期看好。

面对利率下行的大环境,小南也敏锐地察觉到,要想让钱生钱的效率更高," 单点存款 " 需要转化成更立体的 " 资产配置 " 模式,让每一分钱都更有效率地 " 工作 "。

在三十岁时攒够 100 万,辞职全国旅居的三三,也感受到了利率下滑对生活的潜在冲击。

在他之前的配置中,75 万元放入三年银行定存,年利率 3.5%,剩下的 25 万放入余额宝和债券基金。他如今住在惠州的一个 " 养老小区 " 里,1000 块钱就能租到三房精装、10 元就能吃一顿社区食堂," 即使不动用本金,靠理财收益也能过得很舒适 "。

三三所在惠州小区周边的环境

只是," 利率实在降得太快了 ",当 3.5+ 的银行定存利率成了明日黄花,其产生的利息注定无法支撑三三未来的悠然生活。

随着定存即将到期,三三也盘算起了新的资产配置模式,他计划用压仓底的 40 万在支付宝上配置一些余额宝、债券基金,其余的钱再尝试一下黄金 ETF。

宏观数据也显示," 新三金 " 的规模在增长:2025 年上半年,开放式基金规模增长了 1.6 万亿元,其中近 7 成由债券基金、货币基金贡献。与此同时,国内黄金 ETF 增仓量为 84.77 吨,同比也增长了 173%。

清华大学经济部副教授靳卫萍老师认为," 新三金 " 的流行正标志着大众理财进入了 2.0 阶段:" 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已经逐渐从单一储蓄的思维里走出来,开启了多元配置转型。"

在走进 " 新三金 " 的舒适圈之前,三三几次 " 莽 " 入加密货币和 " 短线美股 " 的经历,也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其中一次爆仓,更是让他直接感受到了高风险投资带来的寒意——如果操作不慎,在一秒钟内就可能变得身无分文。

此后," 极度厌恶风险 " 就成了三三的 PTSD。他开始放下一夜暴富的幻想,接受靠积累慢慢变富的节奏," 强制储蓄 + 本金安全 " 成了三三理财的准则。

做自媒体的收入他习惯性地放进余额宝,同时,他又拨出了一部分资金在支付宝购买债券基金。在十年期国债一直在往高走的背景下,三三觉得,这两项配置已经 " 稳健到睡觉时心跳都慢了 "。

在市场轮动面前,从 2018 年就开始接触理财的小恒,也早早意识到了 " 光靠运气和冲动是跑不长远的 ",因此便陆续割舍掉了白酒、新能源等当时大热的基金产品。

此后,更加稳健的 " 新三金 " 逐步成了小恒资产配置的重心,尤其是考虑到自己未来结婚后的小家庭,对小恒来说,高风险投资就像是 " 头孢配酒 " 一般的禁忌。

按照 7:2:1 的比例,小恒将自己的钱分别投入债券基金、黄金 ETF 和余额宝,兼顾整体资产的抗风险性、收益弹性,以及资金池的流动性。过去两年,这一组合帮他实现了超 10% 的整体收益,收益金额累计超 4 万元," 相当于白捡了一套结婚三金 "。

在 " 新三金 " 的组合中,尽管黄金和债券基金在长期趋势上相对稳健,但短期波动在所难免。 面对这种走向,小恒的心态也很平和:" 放长线,看长期收益就好,反而天天看涨跌,会很消耗和焦虑。"

小恒去年送给女友的转运珠

或许理财路径不同,像三三和小恒这样的年轻人,出于更长远的考虑,最终的资产配置都收束在了 " 新三金 " 这个 " 低能耗搞钱 " 的答案上。而随着最近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也有更看好后续的大盘走势的年轻人,将 " 新三金 " 组合中的黄金 ETF 换成了指数基金。

面对这种变化,靳卫萍老师提到:" 不管环境怎么变,普通人理财的目标还是先求稳再求赚 ",而 " 新三金 " 正是一种答案," 用货债基压舱、用指基博取成长、用黄金对冲波动 "。

长期收益比存款稍高,风险也能承受,更重要的是,操作简单不费事。

就像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一样,挺稳当,也有点盼头,没啥复杂的事情,只有简简单单的幸福。

" 每个月固存 3000 元,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 ",在网络上关于 " 劝人攒钱 " 的帖子下面,很多人都刷到过这样一句话。

" 低能耗搞钱 " 的意义,不仅在于拒绝无意义的消耗——过度盯盘、情绪波动、损失厌恶,还包含着一种在财富积累上的长期主义,毕竟," 如果苦大仇深地搞钱,总会觉得自己为了攒钱很辛苦,然后在某个意志力崩盘的节点,突然花上一笔大钱,用来补偿或者奖励自己。"

尤其是当传统的 " 存钱 " 路径受阻,延续低能耗搞钱思路的 " 新三金 " 配置,便成了这条 " 出路 " 上的一种答案。

曾任新华社记者、专注于财经与文化报道的博主 @李砍柴 认为," 新三金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适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也即,年轻人对自己精力和财富血槽的合理分配方式。

如今,习惯在余额宝攒钱的小南,已经攒出了第一套房子的首付,还在新家养起了小动物。

即将与女友结婚的小恒,谈及未来的理财目标,没有勾画什么 " 一步到位 " 的宏大蓝图,只透露着一股稳扎稳打的踏实劲儿:" 以后不用太辛苦,结婚的时候,把三金升级成五金。"

小恒和女友在东江湖旅行

在惠州 " 退休 " 的三三,则继续过着不上班的逍遥生活。告别了半夜惊醒看股市行情的焦虑,他现在每天睡到上午 10 点自然醒,先花几个小时处理工作,下午则用来遛弯、运动、喝咖啡。

" 精气神足得面相都变好了 ",过去在教育行业 " 早 7 晚 11" 的痛苦经历,如今回想起来,反倒像是一场大梦。

三三小区的健身房

当理财回归服务于生活的本质,人也能腾出更多心力回归到 " 探索生活 " 这项主线任务,对于当下的三三来说,理财带来的自由,早已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而是自由支配时间的自由 "。

" 在喜欢的时间和喜欢的人,做任何想做的事,做多久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