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蓝鲸新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核心管理层经历长达一年有余的动荡后,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横琴人寿”)终于迎来重要补位:审计责任人严志扬与总经理助理杨静波的任职资格于近日相继获批,通过“市场引进”加“内部提拔”策略补位,横琴人寿的管理队伍建设出现新节点。

  不过,人事波动之外,横琴人寿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公司目前的经营困境:连续三年亏损后,今年上半年又再亏8亿,亦有业务结构、渠道“偏科”问题。这家曾打破“七平八盈”规律的中小险企,在行业深度转型与自身经营的压力下,正试图通过压降规模、推动个险“员工制”等改革动作自救,亦已短期成效。下一步,横琴人寿“专精特新”的转型蓝图能否在调整中落地,仍待时间检验。

  四名高管相继离职后,新高管严志扬、杨静波接连获批

  在多名高管连续出走后,近日,横琴人寿接连补位两名高管,先是严志扬审计责任人的任职资格获批,5日后,监管又发布关于杨静波总经理助理任职资格核准的批复。

  横琴人寿随即将两名高管信息挂网,1976年出生的严志扬,为横琴人寿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审计责任人。自2001年9月,严志扬踏入保险行业,先后在平安人寿、平安集团和合众人寿任职,主要任审计稽核部门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自2014年10月起任宝能控股(中国)审计监察中心副总监,2015年6月起,任珠海华发投资审计部副总经理、总经理,2018年6月起,任横琴华通金融租赁审计稽核部总经理,2024年5月加入横琴人寿,任审计部门总经理。

  新任总经理助理杨静波为“80后”,兼任珠海分公司总经理。其自2004年11月起进入保险行业工作,曾在太平人寿珠海中心支公司、中德安联人寿广东分公司(珠海营销服务部)和中意人寿广东省分公司珠海中心支公司任职,主要担任销售管理、珠海支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2016年10月加入横琴人寿筹备组,在横琴人寿先后担任银保业务部经理、综合管理部(办公室)副总经理、团险业务部和创新业务部总经理等职务。

  事实上,横琴人寿的高管团队调整已持续一年有余。

  2024年1月,原国富人寿副总经理马天若出任横琴人寿副总经理,同年2月,凌立波接任公司总经理一职,随后,公司首任董事长兰亚东宣布退休,在履职多年的钱仲华于7月份补位出任董事长。

  之后,2016年即加入横琴人寿参与筹备的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投资官王立川辞任,由副总经理马天若兼任首席投资官。

  数位元老离职后,横琴人寿总经理助理李佗辞任,合规负责人李学成到期解聘,总经理凌立波兼任首席合规官。至今年7月副总经理张林离任,横琴人寿管理层已由原来9人减少至5人。

  “领导班子调整是机构的常规操作,但短期内较大比例的波动可能会导致管理混乱、部分职能缺位的情况,需要机构主动调整,且新班子搭建亦需要磨合”,一家中型人身险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指出,“但新高管也会给公司带来新的行业视角、管理理念和专业技能,注入活力。”

  严志扬与杨静波的任职资格获批,给横琴人寿的管理团队建设带来转折点。

  两名高管接连获批,背后是横琴人寿的人才引入逻辑,一方面通过市场引进,另一方面则是内部提拔。据记者了解,横琴人寿目前在中层干部建设方面亦抱持“双线”扩容的原则,从市场引进金融、保险、法律专业且在行业头部公司深耕多年的专业人才20名,同时从内部提拔10多名年轻干部。

  亏损待解、业务“偏科”,横琴人寿发力个险、探路“员工制”

  与高管团队波动相伴的,是横琴人寿目前面临的自身经营压力和行业共性困局。

  成立于2016年的横琴人寿,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家全国性法人寿险企业,注册资本31.37亿元,主要股东由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等。

  2020年,成立第四个完整年度的横琴人寿打破人身险业“七平八盈”的规律,并实现连续盈利,但2022年,横琴人寿由盈转亏,并在至2024年的三年间,分别出现1.79亿元、7.72亿元和5.6亿元净亏损。

  而在今年上半年,横琴人寿亏损进一步扩大,出现了超8亿元的净亏损,排在行业队尾。据了解,这主要与国债收益率下行引发折现率曲线持续下行有关,截至2025年6月末,横琴人寿因折现率曲线下行导致增提准备金累计约20亿元。

  同时,业务结构方面,从2024年表现来看,横琴人寿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业务中心,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不足,潜藏利差损风险;渠道端,保费收入来源集中在银邮渠道、保险经纪渠道,个人业务产能薄弱,新单期交占比低,存在“偏科”。

  作为一家中小险企,身处行业深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资本金实力较弱、规模效应不足等难题,横琴人寿的调整动作、调整成效备受关注。

  2024年4月,在核心经营班子调整后,横琴人寿的新班子提出“理清发展思路、遵循寿险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严控负债成本、防止投资风险、实现稳中求进、创造客户价值”的经营思路,并开启改革。

  为降低资本消耗,记者注意到,横琴人寿正逐步压降新单业务规模,调整业务结构,降低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占比,2024年横琴人寿同口径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同口径新业务价值率为19.1%,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

  渠道方面,2024年开始,横琴人寿重点发力个险渠道,提出坚定发展个人业务,成立“个人业务发展领导小组”,由董事长钱仲华担任组长,在重点区域建设 “金莲花” 财富中心,打造人生规划师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人生规划师团队,横琴人寿提出探索员工制,配置“五险一金+商业补充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区别于行业个险团队传统的发展模式。

  “行业多数机构采用的是代理制,代理人本质上与公司是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代理制的好处是,在经历从业人员资格核定后,能够实现代理人快速的增长,但代理人与机构之间关系‘脆弱’,亦易伴随自保件、营销误导问题”,一家保险代理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指出,“员工制是建立在劳动合同的基础上形成的雇佣关系,这意味着保险公司要承担更多前期投入成本,也要负担更多的责任。但可以规避人员的高流动性,防止一个团队或者是分支整体出走的现象,留存优质代理人。”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横琴人寿个人业务新单期交同比增长71%,其中“金莲花”新单期交占个人业务整体的比例为41%,“金莲花”人生规划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超85%。

  对于员工制团队的进一步推行等问题,蓝鲸新闻联系横琴人寿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2024年,横琴人寿制定新发展规划,提出“努力打造中国寿险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中小寿险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之一”。目前看来,横琴人寿既有亏损扩大的难解困局,也有改革自救的阶段性成绩,但能否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都还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