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第三天,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主办的“师者学者生活者”——辛德勇谈“我的老师”黄永年暨《人间随读:生活的纬度》新书分享在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一楼友谊厅举行。

活动于15日下午2点开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钟锦,文化学者、摄影家赵辉作为活动嘉宾,携全新作品《人间随读第I间:生活的纬度》(全五册)亮相2025上海书展。活动由出版人黄曙辉主持。本次活动将围绕学问传承、诗性城市与生活美学展开对话,为读者呈现一场融合学术思考与人文情怀的文化雅集。

活动现场

上海文化出版社的《人间随读》系列,是一套口袋本形态的文学、艺术精选集。全集共五册,涉及随笔、诗歌、读书笔记等。此次亮相2025上海书展的,是该系列的第一辑,由《我的老师》(辛德勇著)、《我瞻室读书记》(钟锦著)、《维德插图的柔巴依集》(欧玛尔海亚姆原著,菲茨杰拉德英译,伊莱休维德插画,钟锦、汪莹译)、《过往不全是历史》(古冈著)以及《生活的纬度》(赵辉、方小萍、周晓佳著)五本小书组成。上海文化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姜逸青表示,策划该系列口袋本,正是希望以更贴合读者阅读需求为出发点,从中西方文化中撷英拾萃,以轻巧便携的形态串起不同题材图书之间的碰撞,是读者可以随行随读的微型文本。

《人间随读第I间:生活的纬度》(全五册)

随行随读,五册小书拼贴“人间”图景‌

活动在主持人黄曙辉的新书介绍中拉开帷幕。首先由大夏书店主理人、摄影家赵辉女士介绍了该系列套书的缘起。从她的介绍中,读者了解了“人间随读”这一书名想要传递的叙事——其形态的便携性,其内容的多维度,以及其精神的共情性。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钟锦先生谈了其参与的两册小书《我瞻室读书记》以及《维德插图的柔巴依集》的双重创作维度‌:前者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在古籍批注的边白处重构思想谱系;后者则通过中世纪四行诗与近现代插画的互文,探索语言艺术与视觉表达的诗性共鸣。两册看似殊途,实则共同诠释了“随行随读”的意蕴。

合集中的另两册小书,《过往不全是历史》和《生活的纬度》。前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六点诗社”主理人古冈的诗歌新作,他以一座城市的数十年烟火为创作背景,将城市变迁,历史记忆与当代空间相交融;后者通过赵辉、方小萍、周晓佳三位摄影师对光影的捕捉,展现其镜头下的生活美学。

文人雅集:经典阅读与当代生活彼此照亮

此套《人间随读》第一辑的五册小书中,最为希存的当属《我的老师》一册,辛德勇教授用细腻笔触追忆恩师黄永年先生。之所以难能可贵,因为这是辛教授第一本以“我”这一第一人称视角来追念老师的著作,今年又恰逢黄永年先生百年诞辰。活动现场,辛教授分享了与其师在治学、授业、藏书,甚至生活日常中的点滴回忆。在一段又一段往事叙述中,读者似可窥见一位“师者”的百年学术风范,以及两位历史“学者”之间的学问薪火。

《我的老师》

随着个人分享的结束,活动进入了嘉宾互谈的沙龙时间,三位嘉宾围绕海上文脉、诗歌翻译、经典阅读等话题展开对谈,探讨学问如何照亮当代生活,以及他们各自如何从阅读的墨香与治学的雅趣中探寻精神的愉悦。

这场“师者学者生活者”的雅集,既是对《人间随读》这一系列新书内核的解读,也是一场跨维度的文化对话。活动最后,嘉宾纷纷期待该系列下一个合集的推出,同时畅想经典阅读与当代生活彼此照亮。

对于这部随读文本的面市,正如上海文化出版社在新书推荐中所述,希望通过这套书,使阅读之人在师承的脉络中感受治学之道,在箧藏的珍品里体悟读书之乐,在诗画交融中感受诗性的共鸣,在城忆之痕中触摸历史的温度,最后在追光之影里发现生活之可亲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