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投资者网

  近日,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农商银行”)在其最新发布的上市辅导进展报告(第三十二期)中提到,“本辅导期内,IPO工作计划有所延后”。这一细微表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此时距离2018年9月启动辅导备案已经过去了近七年时间,这家资产规模达到1.3万亿元的农商行“航母”,依旧徘徊在资本市场的门外。

  七年的辅导长跑

  北京农商银行的上市之路堪称中国金融行业中最漫长的IPO筹备案例之一。

  早在2011年12月,该行股东大会便决定成立IPO领导小组,正式将上市纳入议程。彼时,重庆农商行刚刚在香港上市一年,而上海农商行还在努力突破5000亿元的资产规模门槛。然而十四年后,这两家银行均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北京农商银行却依然停留在辅导阶段。

  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9月,当时北京农商银行与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标志着其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由于北京农商行是全国四家万亿级农商行中唯一未上市的一家,辅导机构对该项目寄予厚望,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遇到了阻碍。

  辅导期间,北京农商银行完成了股权确权、资产确权及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并在2020年提出了“全力推进IPO战略实施”的口号。表面上看,每一步都显得有条不紊,但实际上却充满了犹豫和反复:从2020年至2023年间,该行多次审议延长上市方案的有效期;到了2024年5月,董监事会办公室(IPO办公室)更名为“战略发展部”,职责也转向了更广泛的战略规划。

  七年的时间内共发布了三十二期辅导报告,创下了A股IPO辅导周期的记录。相比之下,同期启动辅导的江苏江南农商行和甘肃银行等机构已相继终止了进程,这使得北京农商银行的坚持显得尤为突出。

  非息收益波动拖累业绩表现

  北京农商行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其业绩表现一直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自成立以来,北京农商行始终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其业务涵盖贷款、存款、金融产品创新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北京农商行在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该行实现利润总额27.61亿元,同比增长1.27%;净利润23.59亿元,同比增长1.39%。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北京农商行的资产总额达到13,060.18亿元,较年初增长3.81%。

  从营收结构来看,2025年一季度,北京农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8.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0.78亿元,增幅为2.83%。

  非息收入方面,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为12.5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7亿元,降幅为10.4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79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0.53亿元,由正转负,变动额为-5.32亿元。

  在营收两位数下降的情况下,北京农商银行仍旧实现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较好,营业支出大幅下降。

  从行业对比来看,北京农商行的业绩表现与同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尽管其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在IPO进程上却进展缓慢,成为其发展的短板之一。此外,北京农商行在合规管理、股权结构优化等方面也面临一定挑战,影响了其上市进程。

  北京农商银行的股权分布较为分散,缺乏强有力的实际控制人。截至2024年末,法人股占比达到77.35%,自然人股占22.65%;国有控股企业持股比例合计为56.09%。

  目前,第一大股东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仅持有约10%的股份,远未达到实际控制的标准。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战略决策方向,可能成为制约北京农商行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规问题引关注

  在公司内部管控方面,今年开年,北京农商银行就收到一张高达900万元的大额罚单。

  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北京农商行因存在十项违法违规事实,被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同时被处罚款共计902.27万元。这是央行北京市分行开出了2025年的第一张罚单,也是北京农商银行时隔近3年再次收到的百万罚单。

  具体来看,北京农商银行此次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数据造假、匿名开户、反洗钱识别率低等问题。一同被处罚的还有7位对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相关负责人。

  而上一次百万级罚单则是在2022年11月,由北京银保监局于作出因EAST数据漏报、报送不一致、数据错报及其他与数据报送相关的违规问题,收到北京银保监局的行政处罚。

  此次罚单的开出,再次暴露了北京农商银行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银行未能有效执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导致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为其开立匿名账户;同时,在反洗钱领域的识别能力较低,未能充分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银行自身的稳健运营,也可能对其客户信任度造成一定影响。

  自2019年起,北京农商银行一直在积极推进IPO战略实施。然而,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目前在全国四家总资产超过万亿元的农商行中,只有北京农商银行尚未实现上市目标。相比之下,重庆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和广州农商行均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显示出各自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对于北京农商银行而言,解决当前面临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将是其实现IPO道路上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