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落下帷幕。有网友在公交车上偶遇一位逛完书展满载而归的老爷爷,“买了结结实实三大袋回家”,老爷爷衣领上别着两张小卡片,上面写满了买书攻略。
网友拍下照片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题为“上海书展的可爱瞬间”的组图,很快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媒体和书籍的编者都向老爷爷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全城寻人”会迎来怎样的后续,老爷爷身上又有着怎样动人的读书故事,所有人都很期待。

网友分享截图
已经举办了21届的上海书展,一直是上海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本届书展共接待读者近40万人次,同比增长28.4%;图书销售总码洋达6472.7万元,同比增长31.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网购图书更便宜便捷、知识类短视频随处可见、AI可以轻松总结书籍概要的时代,为什么大家还会顶着炎炎烈日,跨越半个城市,奔赴一场书展?“书展爷爷”大概就是最形象、生动的答案。
“书香是一种氛围”。书展是一场文化盛会,它的绝对主角是书,更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奔赴上海书展的理由当然首先是买书,但更是为了遇见“人”,遇见那些对阅读真正有热情和渴望的人,遇见那些希望丰富自我、提升精神境界的人,遇见那些热爱生活、不甘于平庸日常的人,遇见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爱好和追求的人。
从他们身上,我们见证了一座城市对于文化品格和品位的追求。就像图中那位可爱的老爷爷,哪怕可能已经白发苍苍,哪怕记忆力或许已经不如从前,都不能妨碍他奔赴书展的坚定脚步,不会减少他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心情。
每一届上海书展中,各种以书为媒的研讨会、作家见面会、作品分享会等活动从来就是重头戏。今年的书展也不例外,国际文学周、七天七堂课、中国作协主办的“行进的风景”、“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上海书展知识博主大会……一系列阅读活动,不光让读者与作者有了见面的机会,更成为吸引每个人走近阅读、爱上阅读的契机,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人与人心灵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上海书展还提出了“不止于书,不止于展”的口号。怎么理解这句话?简单地说,上海书展有书与展,更有“人”。今年,从线上线下购票、现场咨询、休憩用餐、停车引导到夏日消暑、特殊人群服务等,上海书展用一个个暖心便民举措将人文关怀拉满,让逛书展真正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这也是为什么,从满头白发的老人,到热爱二次元文化的年轻人、小朋友,都能在上海书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书展里的文创、夜市、嘉年华提供的不仅是热闹的氛围感,更是将一个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连接起来的纽带。
“书展爷爷”恰如一个美丽的定格——虽然2025上海书展已经落幕,但城市与书籍的动人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在通勤的地铁上,在自家的沙发上,无数爱书人依然会徜徉在知识的海洋、精神的世界,并且共同期待明年不变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