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re工作室的《黄金眼》 图片来源:网络

人们常常对授权改编的电子游戏存有怀旧情绪——这类游戏通常制作成本低且特意联动近期上映的电影和电视剧,在电视游戏盛行的时代(console generation)十分常见。其中不乏烂作:《超人64》(Superman 64)、《终结者:救世主》(Terminator Salvation)》,还有雅达利平台上的《E.T.外星人》。但是也有部分优秀的联动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彻底改变了整个行业格局,例如Rare工作室的《黄金眼》。

如今这样的授权改编游戏已经很难见到了,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其翘首以盼。授权游戏其实从未消失。消失的是那些小预算、几乎是同步推出、且直接根据近期上映电影改编的游戏。实际上,授权游戏已经风靡世界。

授权游戏比比皆是

《漫威争锋》(Marvel Rivals) 图片来源:网络

“授权游戏”是指游戏开发商或运营商通过获得版权、品牌或内容授权后推出的合法版本。这类游戏通常基于知名IP(如动漫、电影、小说等)改编。授权游戏作为一种推广形式,可以创造额外的收入和提升知名度。

漫威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简称MCU)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系列,其几乎涉足了所有可触达范围内的游戏领域。诚然,《漫威争锋》(Marvel Rivals)更偏向于改编漫画而非直接受电影影响,但漫威的知识产权依旧炙手可热,正是因为漫威宇宙已经主宰了主流电影界近十年。除此之外,漫威改编游戏还包括已经停服的《漫威复仇者联盟》(Marvel’s Avengers)、单机游戏《蜘蛛侠》(Spider-Man)、《银河护卫队》(Guardians of the Galaxy)、《午夜之子》(Midnight Sons),以及即将推出的《刀锋战士》(Blade)、《金刚狼》(Wolverine)、《漫威1943:九头蛇崛起》(Marvel 1943: Rise of Hydra)。他们还有一款全新的《钢铁侠》(Iron Man)游戏尚未发售(此作品并非基于2008年首部《钢铁侠》电影改编而成)。还有《Marvel Snap》(漫威终极逆转)和《Marvel Mystic Mayhem》(漫威秘法狂潮)。

DC漫画旗下也同样有不少游戏改编作品。Rocksteady工作室的《蝙蝠侠:阿卡姆》(Batman Arkham)系列可谓毋庸置疑的传奇之作。此外还有两部秘密谱系(Telltale)系列的蝙蝠侠作品、《哥谭骑士》(Gotham Knights)、《自杀小队:杀死正义联盟》(Suicide Squad: Kill the Justice League)和《不义联盟》(Injustice)。

有人会吐槽说基于漫画改编的游戏算哪门子联动作品。诚然,这些游戏受到漫画的影响确实比电影更大。但倘若没有玛格特罗比(Margot Robbie)在《自杀小队》中出演哈莉奎因,谁会对这帮反英雄组织有半点兴趣?

市面上曾有一款大热的《十三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游戏。《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也已经衍生出了一大批游戏。IO Interactive正在制作一款《詹姆斯邦德007》(Bond)》的游戏。至于《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的游戏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s)的游戏系列、《南方公园》(South Park)的游戏、《疯狂的麦克斯》(Mad Max)的游戏,还有《阿凡达:潘多拉边境》(Avatar: Frontiers of Pandora)。单是Bithell Games工作室就发行过两款《创》(Tron)系列改编的游戏和一款《疾速追杀》(John Wick)的游戏。还有《异形:隔离》(Alien Isolation)、《反叛之月》(Rebel Moon)。甚至还有一款《宿劫》(Barbaria)改编的游戏已经宣布制作——而且《宿劫》(Barbaria)压根就不是系列作品,它就只出了一部电影。

回避原创,是因为输不起?

《神奇女侠》(Wonder Woman)图片来源:网络 

这份清单可谓族繁不及备载,恰恰证明授权游戏不仅从未消失,反而已经占据山头。十年来游戏制作成本越来越高昂,公司也越来越倾向于回避风险。基于热门IP(即电影、电视剧、漫画)来改编制作游戏,能至少确保吸引现有粉丝的关注,万无一失。

但正是此番心态导致许多工作室倒闭和游戏制作计划取消。授权费用高到令人发指——据彭博社报道,2023年索尼旗下的游戏工作室失眠组(Insomniac Games)信息显示,其与漫威的授权许可费“高达6.21亿美元,涵盖2035年前开发和营销《X战警》(X-Men)系列游戏的权限”,该系列游戏包括《金刚狼》(Wolverine)和《蜘蛛侠3》(Spider-Man 3)。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不少游戏工作室在历经多年开发后,最终落得游戏终止开发和关门大吉的下场。开发《黑豹》(Black Panther)的Cliffhanger Games和开发《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的Monolith就是如此。

授权不仅存在,更成为一种遍地开花的商业模式。尽管重制、重启,以及重复出现的被不停改编的同一批IP令人厌倦,但这种情况显然丝毫没有好转。市面上大部分游戏都是IP授权和联动作品,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发展路径真的可持续吗?当然不是。但大发行商回避制作原创游戏,他们担心失败。由此可见,为什么人们怀念过去的改编联动游戏了——就算商业失败,也不至于让游戏工作室走向破产。

(本文选编自游戏媒体THE GAMER,原文标题《When Did Everything Become A Licensed Video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