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
昨日,A股市场震荡收跌,Wind全A下跌0.13%,成交额2.46万亿元。中证1000指数下跌0.71%,中证500指数下跌0.36%,沪深300指数上涨0.39%,上证50指数上涨0.53%。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政策进一步向促进居民消费倾斜。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标志着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这是我国近年来第一次发布普惠型中央财政政策,尽管总量仍有提升空间,但对于提升居民端收益水平影响较为直接。预计未来通过央行购买国债为中央政府筹集资金,推出更多普惠型财政支持方案将成为拉动我国通胀环境企稳回升的一条重要路径。股市近期上涨主要来自三个逻辑:(1)长期:市场压住财政政策更多转向促销费领域,以及中美关系缓和后国内通胀水平回升,在此背景下,银行结售汇数据中证券投资分项5至6月连续净流入,外资流入通常买入大盘成长风格;(2)中期:反内卷热度高涨,配合需求侧基建加码,利好上游周期板块,新基金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但对股价上限的影响可能有限;(3)短期:近期资本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一方面是弱美元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资金流入,这一点在港股上体现较为明显,另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地方政府偿债的深入,企业存贷款数据持续好转,在股权风险溢价相对较高的阶段,实体流动性更倾向流入股市。
国债:
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4%,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7%,5年期主力合约涨0.06%,2年期主力合约涨0.02%。中国央行开展25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于1.4%。据qeubee统计,公开市场有1287亿元逆回购到期,净投放1243亿元。银行间市场方面,DR001加权利率下行1bp至1.46%,DR007加权利率下行5bp至1.51%。8月LPR保持不变,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短期来看,风险偏好回升背景下债市承压运行,但资金面和基本面无明显变化,债市缺乏方向性驱动,长期以震荡思路对待。
贵金属:
隔夜伦敦现货先抑后扬。美国8月Markit综合PMI初值55.4,创9个月新高,高于预期53.5和前值55.1;其中制造业PMI初值53.3,为202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高于预期49.7和前值49.8,但服务业PMI初值55.4,创2个月新低,高于预期54.2和低于前值55.7。经济数据的韧性降低了市场对美联储连续降息的押注。不过,截至8月16日当周,美国首申失业金人数增加1.1万人至23.5万,高于预期22.5万人和前值22.4万人,显示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另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欧盟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还计划采购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石油和核能产品,并额外采购价值400亿美元的美国制造人工智能芯片,欧美重塑关税格局,有利于减少当前美国的贸易赤字。美联储降息路径的摇摆、地缘政治继续呈现缓和之势以及欧美贸易框架的推进,均使得市场避险情绪一度减弱,表现偏弱。另外,市场也在关注今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投资者应关注黄金在讲话前后的表现,以及能否在“利空”落地后摆脱目前的震荡格局。对于而言,金银比回归预期渐成市场共识,因此低吸持有仍是比较好的策略,但在金价未能摆脱下行走势之前,宜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