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手握“速效救心丸”的百年药企交出一份撕裂的半年报:净利润同比暴涨193%至19.28亿元,营收却暴跌33.15%至26.51亿元。这已是其营收连续第三年下滑,2023年、2024年分别下降0.33%、11.14%。
亮眼利润背后,是两笔关键资产出售的支撑。2025年上半年,达仁堂先后出售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2%股权,实现税后净收益13.08亿元。正是这笔巨额收益,将净利润推上19亿元高位。若剔除该因素,其扣非净利润仅为5.96亿元,同比下滑5.99%。
被剥离的“利润奶牛”曾是达仁堂重要支撑。作为中国最早的合资药企之一,天津史克手握新康泰克、芬必得等明星产品,2023年为达仁堂贡献近四分之一投资收益。但伴随合资协议到期及外资股比限制放开,达仁堂最终选择清仓退出。尽管两次交易均溢价35%,但市场普遍担忧其长期现金流将受损。
核心产品增长乏力,第二曲线尚未成型。中成药占据达仁堂91.47%营收,其中“速效救心丸”上半年含税销售额仅微增5.45%至11.28亿元。虽仍为绝对主力,但增速明显放缓。被寄予厚望的“清咽滴丸”虽大增52.28%至2.89亿元,但体量尚小,难挑大梁。
质量合规问题频发埋下隐患。2022年人参健脾丸因劣药问题被罚;2024年京万红药业遭FDA通报GMP缺陷;旗下药房因医保违规被约谈。2025年以来,12315平台相关投诉超20条,涉及质量、宣传、售后等多方面。
剥离商业板块与出售核心资产,达仁堂的“瘦身战略”短期换来了亮眼报表,却留下三个待解难题。首先是造血能力弱化,失去天津史克稳定分红,叠加医药商业板块剥离,公司可持续利润来源大幅缩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下滑12.15%,已现端倪。
其次是产品青黄不接,“速效救心丸”增长见顶,二线品种尚未形成接力。中药创新周期漫长,短期内难有爆款填补空白。此外,频繁的质量与合规问题,暴露供应链与内控短板。在医保控费与监管趋严背景下,这或成未来发展最大掣肘。
达仁堂前任董事长张铭芮曾将退出天津史克归因于“40年合作期满、战略调整、资金回笼投入新业务”。但当下的财报显示,13亿股权收益如同速效救心丸——能短暂刺激心跳,却难根治机体沉疴。百年老字号若想真正“救心”,仍需回归产品创新与合规经营的本源。当资本运作的喧嚣退去,市场终将检验其主业的成色。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