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口腔护理专业的多位毕业生向记者反映,他们在校期间曾被学校强制安排到电子厂实习,且被克扣每小时6元工资。云南教育厅工作人员对此回应,将落实调查,“如果说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去电子厂,肯定是违反国家相关管理规定的。”

虽然目前还只是学生的单方面说法,但从当事学生提供的“实习合同”“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利润结算表”等材料看,如果确有护理专业学生被安排进电子厂实习,问题显然不少。

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必须以有关部门发布的实习协议示范文本为基础签订实习协议,并依法严格履行协议中有关条款。如果护理专业的学生去电子厂,专业压根不对口,理论上不能成为实习单位,无法签订正规的实习协议。

封面新闻 图

更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发给记者的“实习合同”显示,甲方备注有“劳务派遣单位”字样。正如云南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学生是在校期间,“劳务派遣肯定是不对的,因为他只是在校学生,也不能购买保险之类”。

而事实上,近年来类似新闻并不少见。一些职业学校借实习之名,将学生输送到工厂当流水线工人,俨然成了“包工头”。这些工作和学生所学专业压根无关,学生干活又苦又累,工钱还会被克扣;如果不配合,有的学校则会拿扣押毕业证做威胁。

上述这些操作,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多位学生也都有提及,情况是否属实,需要当地教育部门尽快展开调查核实。

职业院校的实习乱象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旦遇到这种不按规则行事的学校,学生缺乏博弈手段,维权成本很高。在毕业的关键时候,要冒着暂时拿不到毕业证的风险,耗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和学校纠缠。

再比如,即便最后学校被确认违规,也未必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违反规定的学校,由教育主管部门依法责令纠正。只有拒不改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能依据教育法,对学校给予处罚,并追责相关责任人。也就是说,只要学校承诺改正,类似行为可能就不会有太严重的惩罚。

但职业院校违规安排实习造成的后果,却是多方面的。不只是直接伤害学生利益,也容易导致实习走过场,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进而拉低职业教育的社会口碑。

所以,当地教育部门应尽快查清楚云南商务职业学院的实习状况,若有违规,必须追责到位、督促其整改到位。从更大层面看,还可以通过修订《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学生实习管理,倒逼职业学校规范实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