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适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当天,发轫于斯的也正式交出2025年上半年答卷。

  回顾过往,平安以蛇口启航的先发优势,投身综合金融与科技转型的浪潮,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中屡创佳绩。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平安坚持多元化的业务布局、稳健的经营策略和持续的创新驱动,这份半年报或将成为解读其当下实力与未来走向的关键密码。

  多元结构下的韧性运营

  在市场各方密切关注下,平安上半年依然交出颇具韧性的成绩单,保持了稳健的业绩增长态势。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

  观察发现,平安在营运利润上保持了韧性增长。作为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盈利质量与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核心指标,营运利润对平安这一业务覆盖保险、银行、医养的综合金融集团而言,其增长既体现了单一业务的突破,也反映出多板块协同的成效。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平安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今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稳健增长,新业务价值达成223.35亿元,同比大增39.8%;产险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营收693.85亿元,净利润248.70亿元,截至6月30日该行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较年初增长3.1%。

  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中,稳定的分红政策是企业战略布局、财务健康度与市场价值的综合体现。对大型上市公司而言,以稳定分红持续回报股东,不仅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保障,更对企业自身的经营韧性、市场公信力与长期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平安对股东回报极为重视,从历年分红情况来看,其股息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半年报显示,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5元,同比增长2.2%,连续十年实现股息增长。在资本市场波动时期,稳定的分红有如定海神针为股东提供了可靠的现金流回报,投资者对平安的信心显著增强。

  投资端同样显示出稳健态势。今年上半年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近10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投资端业绩斐然,资产配置能力持续增强。

  研报评价称,过去五年,平安金融科技业务实现大幅降本增效,银行业务回归稳健经营,产险凭借商业模式优势已恢复较强的盈利能力,寿险主业通过银保、社区队伍正在开启新增长曲线,新业务量价齐升,集团母公司现金流和派息能力显著增强。

  双轨并行下的技术底蕴

  2023年,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双轮并行战略落地施行,引领行业从“纯金融服务”向“产品+服务”转型,在客户价值、企业发展等层面均展现出重要意义。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2024年6月末增长4.6%,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同比增长0.6%。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医疗养老战略显著为主业赋能。

  当前居民对金融与生活服务需求日益多元,“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将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服务与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有机融合,实现 “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成为其“省心、省时、省钱”服务理念的有力诠释,未来有望释放更大能量,助力平安塑造金融与医疗养老服务新生态。

  深入观察下,“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底层,来自平安在科技层面的水平飞跃,驱动业务价值转型。正如麦肯锡在其新书《麦肯锡讲全球企业数字化》中提到:“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生成式AI转型,其核心都在于‘转型’本身——唯有全方位重塑企业的运作方式,才能真正释放技术带来的业务价值。”

  而在中国科技频频刷新全球创新生态的格局下,平安以AI赋能,以数字化作为持续创新的核心动力,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业务各个环节,助力金融主业“降成本、提效率、控风险”。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借助AI与人工协同,缩短响应时间,提升服务精准度与质量,提供全天候724小时在线服务,上半年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94%,闪赔占比59%。降本方面,上半年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通过风险数据分析前移和AI技术结合,从行为源头为客户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上半年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

  总体来看,平安2025上半年良好的业绩表现中,深刻体现出其稳健的经营水平、强劲的增长态势和深厚的科技底蕴,这份半年报也为市场提供了深入解读平安当下竞争力与未来潜力的关键依据,值得投资者与行业观察者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