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风险,藏在闲鱼里。

01
前段时间,在某境外旅游局工作的老朋友 A 小姐给我发了条微信。
她语气有点无奈:" 熙少,你有没有关注过闲鱼上的海外门票代订?很多其实是境外信用卡盗刷,我们这边的海外供应商已经被搞疯了 ......"
我说,当然关注过了,年初带孩子在纽约玩,当时顺手闲鱼搜了下几个当地知名景点,不少票价只有官网、携程的一半,那些卖家头像还挂着 " 出境自由行 "、" 票务小助手 " 字样,看起来特别懂行。
和朋友聊完,我又打开闲鱼,找了个纽约 MOMA 博物馆的门票卖家随便聊了几句,果然还是熟悉的灰产味道。
见我有意购票,这位卖家特别提醒:" 票是到景点再出票的,要在 10 分钟内使用。"
我忍不住多问她一句," 是那种信用卡票对吗?"
她立刻回复,这个你去哪里买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出票渠道,至于能否进入,是看工作人员那边会不会查信息。

旅界与闲鱼商家的交流
然后,卖家又安慰我," 不能进包退、包售后,我们后台能看到是否进入。"
我没拆穿她,但心里已经亮起了警报灯。
此前,社交媒体上,闲鱼上买了此类假门票的翻车现场比比皆是。
今年 6 月,一位打算乘坐皇家加勒比邮轮的年轻人 " 王哪跑啊宝贝 " 分享说,自己通过闲鱼买到的船票居然是通过境外信用卡盗刷下单的。
虽然她在第一时间就警觉,联系邮轮公司并主动取消了票,但系统还是在临近出发前直接把他拉入了黑名单,禁止登船。

今年 4 月,另一位游客 " 干豆腐 the pink" 在巴黎迪士尼踩坑,她和朋友同样是通过闲鱼找了个代订,对方说到园区再出票。
等到了园区门口,她朋友先刷进去,这妹子的票却直接提示已使用。
她急得让卖家再发一张,结果还是用不了,这时工作人员起了疑,又把她朋友的假票也查了出来,一度两人都差点进不了园区。
妹子后怕地说,当时四五个工作人员围着,差点给她俩拉黑名单,最终她们只好在官方 App 上重新购票,事后才知道买到了信用卡盗刷票。

更夸张的是今年 2 月,有几位中国游客在日本神居滑雪场,他们称提前通过闲鱼购买了所谓打折雪票。
诡异的是,出票机器能顺利出卡,但到了闸机口刷不开。
正当他们在一旁联系卖家时,雪场工作人员通知了日本刑警,当场调取他们的聊天记录、付款截图,拍了护照,还备案了购买过程,整整折腾两个小时才放人。
当受骗者吐槽这段经历时,却被高亮评论嘲讽 "《谁知道闲鱼卖家的票是盗刷的啊》,我寻思盗刷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吧!"

一张盗刷信用卡门票便宜了一两百块钱,带来的郁闷却可能永远解释不清楚。
02
客观说,越来越多出境游客在闲鱼上被信用卡盗刷票坑惨,有些人是不知情被骗,也有些人确实是图便宜、赌个运气。
但这让我们也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假票、灰产票能在闲鱼这样的平台上畅通无阻?甚至成为一些年轻人出境游的省钱秘籍?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首先,闲鱼从根上讲,就不是为旅游服务而生的平台。
它的本质是一个二手物品交易市场,你卖个旧 iPad、转让一本书,平台知道怎么识别物品真假、控制纠纷。
但旅游产品是高度数字化、虚拟化的服务型商品,尤其是门票、早餐券、升房券,很多都打着员工内购、年卡租售、代订服务的旗号,根本没有明确的供货源头。

平台审核机制一旦对虚拟商品放松,灰产就能滋生。
说白了,你若刷票成功入园,自然不会对卖家说什么,你若刷票失败,被景区、警方当成嫌疑人围起来,你能做的也大约只有取消交易,留不下一句差评。
这背后,其实是灰产在熟练操控平台风控盲区。
其次,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灰色空间,海外信用卡系统的默认信任机制对骗子也确实太友好了。
跟国内不同,很多国家的信用卡支付系统至今仍以签字即验证为核心,只要卡号 + 有效期 +CVV 匹配,就能完成支付。
不需要动态短信、也没有密码输入,而且不少电商平台(包括一些海外景区官网)甚至不强制绑定持卡人 IP 和行为轨迹,导致盗刷后出票的成功率相当高。
一张盗刷出的海外景区电子票,几乎是零成本的,可转手一卖就是 100% 的净利润。
平台漏洞叠加支付盲区,自然就成了灰产的天选之子,甚至可以说,他们干的是一门低成本、高周转、无库存、轻资产的国际生意。
而最讽刺的,是有些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走入这个系统,不仅不质疑,还自诩羊毛不薅白不薅。
比如之前五一,旅界调查过一大批闲鱼上的 "":P 图导游证、伪造医护身份、从围栏撬锁进景区 …… 花式层出不穷。

有卖家甚至和我承诺," 到景区门口发你电话,工作人员直接带你进去。"
有人说这是灰产,但有人却当成节约成本的另类玩法。
我记得一位网友说过一句话特别典型:人类对闲鱼的开发不足 1%。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大量消费需求才是真正让闲鱼灰产有恃无恐的原因。
所以,归根到底,闲鱼上的海外景区灰产票如此猖獗,并不只是个别商家的问题,而是系统性漏洞与消费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03
写到这里,很多事情已经清晰了,闲鱼确实能淘到不少宝贝,但为了避免当场社死,景区门票这羊毛最好就别薅了。
若一边省得离谱,一边还想安全无虞,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尤其像海外雪场票、邮轮舱位这种强实名的核心票务商品,只要不是通过官方渠道或明确授权平台购买,一旦出问题,平台和卖家几乎都不会为你兜底。
更别说你买的是盗刷票,一旦被系统识别为可疑交易,轻则失联、重则黑名单,极端情况下还会被当地警方误认为协同诈骗。
我自己的经验则是如果预算有限,宁愿砍掉非刚需项目,也不要贪便宜做票务赌博。
所有强调 " 到园区再出票 "、"10 分钟内使用 "、" 之前一天付款就可以 " 的交易,请一律视作高风险处理。

网友总结 " 盗刷票 " 特征
更不要截图进园,也不要用别人的内部资格,这些不只是灰产操作,在海外很多地方其实已经踩到了法律红线。
如果看到 " 比官网还便宜 50%"、" 员工价随便刷 ",要问的不是怎么这么便宜,而是为啥他不自己拿去赚钱。

被闲鱼巴黎迪士尼 " 假门票 " 坑了的网友总结
风险面前,省钱真不是理由。
一张假票能骗一个人,也能诱导十个 " 聪明人 " 跟着去省钱,但只要你不买,它就只是一张没人要的空纸。
再从行业角度讲,很多海外旅游服务商也在试图补洞。
我这两年接触过不少国外景区负责人,由于防不胜防,它们已经开始上线智能风控系统、实名绑定核销机制,并限制非官方渠道出票。
但问题在于,灰产总是比规则跑得快,作为平台,闲鱼也该承担起更多责任。
大量盗刷票、灰产票、境外景区非法代订能在闲鱼上形成产业,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些商品以服务、代购之名打着信息差的擦边球。
如果规则不能保护守规矩的人,那市场最终保护的只会是骗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