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 | 《BUG》栏目 张奥

  今天,苹果一年一度的秋季新品发布会正式定档,主题为 “Awe dropping”(前方超燃),发布会将在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00开始。据公开消息,苹果在今年的发布会上将发布包括iPhone 17系列和更新的Apple Watch系列(11系列、Ultra 3、SE 3)。

  值得注意的是,在苹果发布会官宣后不久,“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也公布了时间,比苹果提前五天,将于9月4日下午2点30分举办。

  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发布会时间提前外,华为折叠屏新机的上市时间将定在9月10日。这意味着,9月10日将是苹果和华为的“秋季决战日”——苹果凌晨发布新机,华为白天就已开售新机,消费者也将面临抉择。

  知情人士谈“华为上市时间”:就是冲着苹果来的

  苹果一年一度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定档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9日上午10点(北京9月10日凌晨1:00)。

  每年的秋季发布会都被消费者称为“科技圈春晚”。一方面是苹果会带来一些新的产品,技术上有着一定的引领性。另一方面,基于苹果的压力,国内手机厂商们往往也会陆续“亮剑”。

  据公开消息,苹果在今年的发布会上将发布包括iPhone 17系列和更新的Apple Watch系列(11系列、Ultra 3、SE 3)。其中,iPhone 17系列产品无疑是主角,预计将推出包括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四款机型。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取消了Plus版本,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iPhone 17 Air系列,定位轻薄大屏,拥有6.6英寸大屏,厚度仅为6mm,比Pro系列还要薄2mm。

  根据爆料,价格方面,iPhone 17标准版起售价预计与上一代持平,约合人民币5999元;iPhone 17 Air预计售价约合人民币7199元;iPhone 17 Pro起售价约合人民币7999元;iPhone 17 Pro Max起售价约合人民币8584元,个别产品价格有所上涨。至于国行版会不会跟随涨价,苹果官方客服向《BUG》栏目表示,“暂未有最新消息,发布会后可以来旗舰店查看售价。”

  就在苹果定档后不久,华为也官宣:将于9月4日下午2点30分举办“Mate XTs 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比苹果提前5天。在随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的视频中,可以发现华为新款三折叠新增白色配色,同时或将搭载手写笔。华为官方客服表示,“该款产品未通知有预售通道。”

  有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发布会时间提前外,华为折叠屏新机的上市时间将定在9月10日,各方评测也将集中发布,而iPhone 17系列的正式上市可能在17号。从时间上看,不管是发布会还是上市安排,华为均要“领先一步”,大有“冲着苹果来”的意图。

  Q2出货量:华为势头强劲,苹果增长乏力

  从最新的市场数据来看,华为与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华为正在强势崛起,而苹果则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6886万台,同比下降4.1%。在这一背景下,华为以1250万台的出货量时隔多年重返国内市场榜首,市场份额达18.1%。紧随其后的是vivo,出货1190万台,市场份额17.3%;OPPO出货1070万台,市场份额15.5%;小米出货1040万台,市场份额15.2%;而苹果则以960万台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仅为13.9%。

  更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势头非常强劲。虽然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3.4%,但相比其他主要品牌的下滑,华为的表现亮眼。分析机构表示,华为Pura 80系列和Mate 70系列,加上折叠屏市场的绝对优势,将共同推动了华为的市场份额增长。

  相比之下,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不容乐观。尽管苹果通过调整价格,使部分iPhone 16和iPhone 16 Pro机型符合政府补贴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销量下滑的趋势,但面对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的激烈竞争,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增长存在较大压力。

  在高端市场,苹果和华为的竞争尤为激烈。根据报道,苹果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6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份额中,苹果一家独吞65.81%,稳居榜首。而华为则以24.38%的份额位居第二,小米、OPPO、vivo和荣耀的份额均不足3%。

  华为正在快速追赶,通过Mate系列和Pura系列等高端产品,不断缩小与苹果的差距,Mate XTs 非凡大师与iPhone 17系列同期发布更散发着浓烈的“火药味”,意图跟苹果再次在高端市场上角力。

  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表示,“目前来说,两家看不出强弱,价格不是关键,高端用户的价格敏感性没那么强烈,关键看产品体验,谁有更实用的强力创新,谁就能获得更多用户。这种提前发布,有意气之争的味道,未必有刺刀见红的功能拼杀,对于消费者而言,想让他们有立马购机的冲动,需要手机厂商提供一个必须购买的理由。”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