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 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记者招待会,正式官宣出席纪念活动的 26 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在介绍参加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时总结了三方面的特点,那就是 " 级别高、代表性强、参与面广 "。直新闻注意到,再深入查看此份名单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

一是中国周边国家领导人云集,如俄罗斯、朝鲜、越南、老挝、蒙古、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领导人都来了,这体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历史、地缘和现实交往等多方面的紧密联系,这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来了不少,包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伦、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迪亚斯 - 卡内尔等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这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相互支持和团结协作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维护世界和平、坚持正义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是全球南方国家,尤其是较多东盟国家领导人首次参加中国的此类纪念活动。这是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与东盟关系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

四是二战相关国家代表也来了。一些曾在二战中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高规格出席,如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共同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日本安全研究室主任徐永智对直新闻表示,出席的元首和首脑来自的国家地理范围分布广泛,体现出各国对中国举办此次纪念活动的重视和对中国的友好情谊,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通过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认可。

普京、金正恩的出席,引发全球关注

此份名单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的出席尤为受到外界关注,多国媒体感叹普京与金正恩同时出席的含金量。德国媒体以《特朗普想见的人都到了,普京、金正恩出席九三阅兵》为标题,关注参加活动的多国领导人;CNN 报道称,这场持续 70 分钟的阅兵式将受到西方国家和分析人士的密切关注。普京与金正恩一起出席,将成为中国一次关键的外交胜利。

对于普京的来访,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 佩斯科夫用 " 史无前例 " 来形容。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也表示,普京总统来华出席纪念活动,进一步彰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也宣示了中俄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团结同心。

金正恩的到访也引发了大量关注。这将是金正恩自 2019 年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金正恩首次出席大规模多边外交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8 月 21 日,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在平壤举行了一场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招待会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出席招待会。王亚军大使在致辞中提及:中朝传统友谊是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锻造形成的。80 多年前,两国军民同仇敌忾,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特别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金日成同志与中国东北抗日联军一起,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战斗,不仅为朝鲜解放建立不朽功勋,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金日成同志曾经深情回忆同东北抗联战友在一起的日子,表示 " 建立了深厚友谊 "" 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正恩也是 " 抗日战争功勋人物的后人 ",出席九三阅兵也有了另一层深意。

1943 年 10 月,抗联领导人(苏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旅长)周保中(前排左四)、政治委员李兆麟(前排左二)、一营营长金日成(前排右二)同部分抗联将士合影。

中国阅兵,日本慌了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却通过外交渠道发出 " 呼吁 ",要求各国领导人不要参加中国举办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理由是活动 " 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

" 玉渊谭天 " 调查发现,自中国 2015 年首次举行抗战胜利日阅兵以来,日本用于宣传所谓 " 正确形象 " 的预算超过 560 亿日元。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在今天的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掩盖史实和推卸责任无法 " 洗白 " 自己,只会引起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高度警惕和严厉谴责。

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在今天上午的发布会也表示,日本国内始终存在一股势力企图否认侵略、美化侵略、歪曲篡改历史,甚至为当年的战争罪犯翻案招魂,这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对人类良知的挑战,对所有爱好和平人民的挑战。

日本到底在怕什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日本安全研究室主任徐永智对直新闻表示,日本的害怕有两层含义。直接的害怕是:世界愈发关注日本曾经的战争罪行,以及日本社会内存在的不正视甚至是歪曲历史的态度。

而深层次的害怕是:一是日本所谓的 " 和平国家 " 叙事被削弱。国际社会如果广泛认识到,对世界而言的历史常识,对日本来说却不是常识,就会意识到日本所谓的 " 和平国家 " 叙事并不是建立在对侵略罪行的反省上,而只是建立在基于战败痛苦的教训之上。简单地说," 和平国家 " 并不是 " 侵略国家 " 的反义词,也并不意味着日本真正吸取了历史教训。

二是害怕修正战后秩序的图谋被识破,导致当前的政策失去合法性。举个例子,《波茨坦公告》是日本投降时接受的,以此为据,台湾被返还给中国。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重申遵循《波茨坦公告》。但日本当前在台湾问题上却有一系列消极动向,如在《防卫白皮书》中妄称 " 台海局势对日本安全及国际稳定十分重要 "。国际社会如果了解中日间战后处理的过程,就会清晰理解到日本当前政策的错误性。

徐永智表示,日本近期动作不断,核心是将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对日本右翼挑战历史公论和国际争议的反应,污蔑为所谓 " 反日 "" 挑起民族仇恨 ",从而为现实中视中国为对手的外交战略寻求合理性。但事实上,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中国是世界上纪录最好的大国。

徐永智分析,中国的应对,可以充分说清楚两个道理。一是历史问题错在日本。向国际社会展示日本的战争罪行和日本部分人否定侵略的劣迹,使之理解中方围绕历史问题批评日本的经纬。二是纪念不是为了 " 煽动仇恨 "。中方举行纪念活动等行为是为了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中国全部的抗战纪念展馆也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布展,欢迎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世界各国民众参观。

他成了第一个出席中国抗战胜利庆祝活动的日本前首相

日本如此反应,其实正是在印证,中国举行阅兵活动的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席活动前政要名单中,第一个就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他也成为了第一个出席中国抗战胜利庆祝活动的日本前首相。

鸠山由纪夫是第一位拒绝参拜靖国神社并曾下跪道歉的日本首相,他长期主张正视侵略历史、促进东亚和解。他的出席表明了日本部分有识之士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和反省,这与日本国内一些否认或歪曲历史的势力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为日本社会树立了如何正确对待历史的样板。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当前中日关系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方安排鸠山由纪夫出现在获邀嘉宾名单中,也体现了中国对坚持正义、尊重历史的日本友好人士的欢迎和肯定。

2013 年 1 月 17 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与夫人一起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向遇难者鞠躬。

作者丨刘莹 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