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能实现和平与发展?南苏丹社会各界一直希望找到答案。
8月25日上午10时,南苏丹首都朱巴的北京朱巴酒店高朋满座,自南苏丹2011年独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南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本文图均为 南苏丹纪行微信公众号 图
13名来自中国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人民日报的专家学者不远万里来到朱巴,与20多名南苏丹当地最知名学者一起,出席中国驻南大使馆和朱巴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南苏丹高级别和平与发展研讨会,并带来他们的回答。
此次活动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对南苏丹这样一个饱经战乱、渴望发展的国家来说,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经验是将改革、发展、稳定作为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三角结构,南苏丹应优先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教授形象地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作出解读。

“发展从来不是一夜之间的奇迹。我出生在中国山东的农村,童年的生活条件比如今的南苏丹还要恶劣,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南苏丹未来也能像中国一样,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部主任齐延平教授的讲话让南苏丹听众备受鼓舞,发言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和平作为发展的前提”、“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不懈改善民生”、“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央民族大学刘东旭副教授,外交学院张爱宁教授、薛丽副教授,复旦大学殷之光教授,南京大学毛维准教授,湘潭大学蔡高强教授、刘功奇副教授,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邱茂鑫副主任、李田玮工程师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为与会者奉献了一场饕餮学术盛宴,收获掌声连连。
会场两旁展放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图片,吸引了不少南苏丹与会人士的目光。

延安抗大的窑洞课堂、中国远征军的异域奋战……,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诉说着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展示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许多南苏丹朋友在照片前久久驻足,有的指着“各地爱国力量支援抗战”照片感慨道:“这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团结精神”,有的对“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幼儿”照片久久不语,继而沉重地摇头叹息,低声说道:“我们也经历过家园焚毁、骨肉分离,对这样的痛苦感同身受。”
朱巴大学常务副校长马约姆说,“今天中国朋友带来的不仅是学术观点,更让我们看到一个经历过深痛苦难的民族如何在80年后成为和平的守护者。这就是南苏丹最需要的希望。”
苏德研究所临时执行主任雷本表示,“我去过中国很多次。中国的成功不是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始终保持国内稳定”。
很多学者表示,“中国用了80年时间从断壁残垣、民不聊生发展至高楼林立、兴盛繁荣,给予了南苏丹极大信心。”
南苏丹政府和执政党苏丹人民解放运动高度重视思想交流,内阁事务部长罗姆洛、贸易与工业部长阿通及苏人解第二副主席玛丽百忙之中出席研讨会,分别提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到场,发表主旨讲话并全程参加活动。
在场的中南两国学者都说,这种场合十分罕见。

罗姆洛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在南苏丹已经逐渐落地,中国援建的道路、医院等设施惠及南千家万户,帮助南人民克服和平进程中的困难挑战。南方愿继续学习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经验,希望有朝一日实现和平与发展。”
阿通出生于渔业资源丰富的南苏丹琼格莱州,经常引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中国古语,在讲话时再一次提及并表示,“南苏丹虽然距离中国十分遥远,但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成功故事在南家喻户晓。中国是未来能真正帮助南苏丹实现改变的国家,南方愿积极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经验。”
玛丽今年3月曾率苏人解妇女干部考察团访华,现场感慨地说,“中国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为‘全球南方’仗义执言,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南苏丹建设和平、团结、繁荣的国家愿景能够照进现实。”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南苏丹人民共同的事业。

霍颖代办深刻地说道,“历经14年浴血奋战,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经历了战争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经历了战争的中国,更加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中方将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南苏丹和平、发展与繁荣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整场研讨会持续五个半小时,远超预计时间。活动结束后,中南与会者兴致勃勃,热烈交流,久久不愿离开。
使馆青年外交官们大多是第一次赴外常驻,第一次主办这种大规模的研讨会,在南苏丹基础设施落后、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接待代表团并且筹备如此大规模的研讨会,高强度的工作和紧绷的压力感使大家十分疲惫,但想到能亲自组织参与研讨会,为两国学术和人文交流播下希望的种子,继写中南友谊与合作新篇章,大家都觉得成就满满、深感自豪。南苏丹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有很大发展潜力,学者们纷纷表示,期待这次研讨会播下的种子能生根发芽、开出希望之花,南苏丹人民能把中国和平与发展的经验化为己用,早日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