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龙湖集团(00960.HK)召开中期业绩沟通会,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序平,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赵轶,执行董事兼地产航道总裁张旭忠出席会议。
业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587.5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地产开发业务收入为454.8亿元,同比增长34.7%;运营及服务业务收入合计为132.7亿元,同比增长1.3%,占总营业收入22.6%。
利润方面,上半年,龙湖集团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32.2亿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利润为13.8亿元。其中,运营业务及服务业务核心利润为公司核心溢利的主要贡献来源。
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0.48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核心基本盈利为0.21元。龙湖集团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7元。
关于利润下滑,赵轶表示,这两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和价格都持续在下行,压力一直存在,所以这两年公司在去化存货的过程当中,在价格端会承受一些压力,毛利会持续承压,整体利润主要会受到开发业务的影响。
赵轶同时表示,未来的1~2年,随着开发业务结算量会逐步减少,随着存货的逐步去化和新项目的稳定输入,地产开发对整个集团的影响会逐步减少,整个盘面也会慢慢修复过来。
土地储备方面,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新增收购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24.9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18.4万平方米,平均权益收购成本为每平方米7907元。截至6月底,龙湖集团的土地储备合计2840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2113万平方米,平均成本为每平方米4207元。
关于投资,张旭忠表示,龙湖集团始终是把财务安全放在首位,保债务安全、保交楼的重要性是优于新增投资的。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已经在上海、江苏苏州、重庆等核心城市,获取了4幅地块,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新增的货值大概50多亿元。
张旭忠称,未来公司会坚持聚焦高能级城市,不断地提升投资的精准度,要做到优中选优,在资金头寸允许的情况下,会多看一些市场好的机会。
关于商业综合体,包伟介绍,今年下半年,龙湖集团还会新开10座龙湖天街;2026年和2027年,每年计划新开业10座新的龙湖天街。
债务方面,截至6月底,龙湖集团综合借贷总额为1698.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5.3亿元;净负债率为51.2%;平均融资成本为年利率3.58%,平均合同借贷年期为10.95年;在手现金为446.7亿元。
陈序平介绍,2022年年中龙湖集团的有息负债是2080亿元,三年前公司开始提出降负债的整体战略。
陈序平表示,“那时候我们感觉到整个行业的调整不同于过往,这一波的调整可能会对行业的底层经营逻辑进行重构,所以在三年前我们就提前踩刹车降负债,提出通过经营现金流来压降负债。”
陈序平称,2023年开始,公司开始用经营性物业贷去置换信用债。经过三年时间,公司有息负债降了400亿元,到今年底还会再降200亿元,这600亿元基本上是全是信用负债。
赵轶称,公司将会度过2025年偿债高峰。今年公司偿还负债超过600亿元,到2026年和2027年偿还额度均在200亿元左右,到2027年和2028年两年的偿还额度均在100亿元左右。
赵轶进一步表示,今年内,龙湖集团已经兑付100亿元国内信用债和35亿元中债增担保的中票,年内已经没有需要兑付的信用债和债券。年内,还有一笔85亿元人民币的海外银团,目前已经提前偿付11亿元,未来几个月会逐步偿付。未来每年公司有息负债净减少额度在100亿元左右,逐步达到并且稳定在1000亿元左右。
关于债务结构,赵轶介绍,公司的银行融资占比上升到87%;上半年,经营性物业贷净增额接近100亿元,总额达到870亿元,其中存量部分新增50亿元;长租贷的余额58亿元,外币贷款的余额238亿元,占比14%。
赵轶介绍,2025年底公司境内信用债余额约44亿元,2026年到期36亿元,2027年到期8亿元;境内中债担保余额到年底还剩23亿元,会在明年全部到期,公司将会用抵押物做经营性物业贷进行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