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8 月 29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持续用力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形式。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仅有助于破解 " 内卷式 " 竞争问题、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知名经济学者、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资源配置的功能还给市场,政府政策守住公平底线,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是 " 放活经济 " 的重要举措。

这是 6 月 22 日在第 9 届南博会上拍摄的工业机械臂。新华社发

为此,会议作出部署——

要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试点,引导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要做好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服务,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盘和林认为,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要素包括技术、土地、人力资源、数据和资本等。当前中国经济规模化已经接近尾声,未来更多是提质而非增量,而提质主要是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方式来实现,而这也意味着对要素流通的制度性束缚将逐步减少。

" 就是要破除一些制度上的沉疴,给市场无形之手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盘和林说。

7 月 9 日,消费者在云南省蒙自市一家超市选购商品。新华社发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主任、天津市多模态数据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澄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关键在于打破技术要素流动的无形壁垒。一方面,应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定价、流转机制,让高校、科研院所的沉睡专利通过市场交易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对于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刘澄认为,要构建确权清晰、流通有序、安全可控的制度体系,让数据可确权、可交易、可监管。其中,数据资源产品化是连接数据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核心纽带,是将数据从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关键环节。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加快数据资源产品化,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帮助其快速接入数字经济生态,实现数字化转型。

(大众新闻 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