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光影足迹雪域华章”——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主题影展闭幕式在北京举行。
此次影展由中宣部电影局、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西藏自治区电影局、中国电影资料馆承办,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共服务中心协办,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宣部电影频道、中国电影基金会提供支持。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主题影展海报
闭幕式伊始,到场观众共同观看了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主题短片《心约西藏之盛世长卷》,深切感受了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的历史巨变和社会进步。
据介绍,自8月12日启动以来,“光影足迹雪域华章”——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主题影展在北京、苏州以及西藏自治区七地市同步展映了《遥远的普若岗日》《农奴》《红河谷》《我的喜马拉雅》《回西藏》《天梦》《天宝》《喜马拉雅天梯》《看不见的顶峰》《孔繁森》10部优秀西藏题材电影,其中既有展现社会发展成就的现实题材作品,也有体现民族风情与人文精神的艺术之作。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陆亮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陆亮在致辞中表示,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影展恰逢其时。“通过这次影展,我们进一步增进了对西藏的了解与热爱,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电影艺术在记录时代、传递情感、凝聚力量方面的独特价值。”
冯小宁(右一)、陈国星(右二发言者)、岗珍(右三)、旺卓措(右四)台上分享
活动现场,导演冯小宁、陈国星、岗珍以及影片《遥远的普若岗日》演员旺卓措先后登台,从个人创作与观影体验出发,表达了对西藏的深厚情感与对西藏电影创作未来的期许。

《红河谷》(1996)电影海报
冯小宁在发言时回顾了三十年前进藏拍摄电影《红河谷》的过往。“那是我第一次来到西藏,拍摄的是那片土地上两个甲子前,彼时的西藏人民遭受外国侵略者欺辱,奋起反抗的故事。120年后,在党的领导下,山还是那座山,湖还是那片湖,草原还是那片草原,我们的西藏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新时代的西藏故事需要更多青年电影创作者的投入和探索,期待未来有更多优秀的西藏题材影片被观众看见。”

《孔繁森》(1996) 电影海报
“1995年,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北京电影制片厂决定投拍《孔繁森》。”陈国星作为该片导演回忆说,那是自己第一次走进西藏,“有些朦胧,有些缺氧”。“我当时曾和主管领导讨论怎么抓住这部电影的内核?怎么展现这位援藏干部同这片土地间的关系?领导就给我讲,藏族人民有宗教信仰,包括磕长头等表现,多是在祈求来生来世的幸福。而我们要拍的是共产党人,给藏族同胞今生今世就带来了幸福。这句话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
“拍完《孔繁森》的这三十年来,我也多次去到西藏,包括前两年去拍摄电影《回西藏》。真的是每次去都看到了变化和发展,像阿里地区,原来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机场、公路、酒店……整个西藏自治区境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非常有幸可以参与西藏的建设当中,也被藏族同胞和援藏干部所深深感动过,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展现西藏当下新貌的好电影出炉。”陈国星说。

《遥远的普若岗日》电影海报,该片预计于今年9月全国上映
随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电影《遥远的普若岗日》进行了现场放映。该片首次深入藏北极高海拔羌塘无人区全程实景拍摄,创下了故事片平均拍摄海拔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闭幕式上,赵汉唐导演起身向观众致意,他身旁是在片中友情客串出演的佟丽娅
在当日举行的新时代西藏电影创作研讨会暨电影《遥远的普若岗日》观摩座谈会上。该片导演、知名演员赵汉唐在发言时表示,《遥远的普若岗日》是西藏首部主投主控的献礼片。“为确保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从剧本修改到前期筹备和拍摄周期都卡到非常极限的状态。为了赶时间,我们在冬季开始拍摄,室外是零下二三十度的极寒,而且暴风雪还特别大,在5000米以上的无人区一拍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剧组上下满怀着对西藏的深情投入到此次创作当中,在当地拍摄时,独特的光线、色彩和环境也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