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但多个子公司航司实现扭亏为盈。
截至8月29日晚间,中国国航(601111.SH)、中国东航(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三大航空央企陆续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三大航上半年营收超过2300亿元,据记者计算同比增超2%;上半年三大航亏损共计超47亿元,其中国航东航实现减亏,南航亏损持续扩大,三大航亏损整体同比收窄近三成。

截至8月29日,年初至今中国国航(601111.SH)跌4.55%、中国东航(600115.SH)涨1.75%、南方航空跌6.93%。
南航上半年亏损扩大,国航二季度实现扭亏
上半年,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营收分别为807.57亿元、668.22亿元、862.91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1.56%、4.09%、1.77%。上半年三大航均未实现扭亏,“国东南”亏损分别为18.06亿元、14.31亿元、15.33亿元,其中国航亏损同比收窄超三成,东航亏损同比收窄近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南航今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扩大超两成。对于亏损扩大的原因,南航管理层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上半年,南航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前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部分转回。
聚焦第二季度,澎湃新闻记者计算得出,三大航营收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但只有国航二季度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2.3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1.08亿元,上一次中国国航二季度实现盈利还是在2019年。二季度东航和南航依旧亏损,但亏损均实现同比收窄。
多家子公司上半年盈利,南航财报首次披露川航业绩
中国国航的子公司方面,上半年内蒙航空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0.09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59亿元。山航集团上半年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0.26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3.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国航参股航司国泰航空(0293.HK)继续蝉联最赚钱的中国航司,上半年实现收益543.09亿港元,同比增长9.5%;股东应占溢利36.51亿港元,同比增长1.1%。

国航子公司及参股公司上半年业绩
东航方面,今年上半年东航武汉、上海航空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分别盈利二百万元和1.03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26亿元和亏损1.63亿元。不过,上半年中联航和东航技术业绩承压,由盈转亏。

东航上半年子公司及参股公司业绩
南航子公司方面,上半年厦门航空实现净利润4.31亿元,上年同期为3.18亿元;南航物流上半年实现净利16.01亿元,上年同期为17.12亿元;汕头航空上半年由盈转亏,上年同期净利0.06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1.18亿元。

南航子公司及参股公司上半年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为南航首次披露川航业绩,上半年川航作为南航参股公司,净亏损8.02亿元。
在南航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指出,川航是南航的重要参股公司,按监管机构要求,南航首次披露其业绩。作为川航的重要股东之一,南航将继续加强与川航的战略及资源协同,助力川航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优化、提升盈利能力。
暑运继续“量升价跌”,航司如何应对全年目标?
上半年,我国民航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运输规模再创新高,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83.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货邮运输量478.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4%、6%、14.6%。同时,同质化和过度竞争等现象仍然存在,行业仍面临“旺丁不旺财”问题。三大航均提及客运客公里收益水平同比下滑。
国航财报指出,上半年实现客运收入731.96亿元,同比增加0.59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上升而增加收入24.63亿元,因客座率上升而增加收入13.61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收入37.65亿元。东航客运人公里收益也同比下滑7.22%,其中国内、国际以及地区航线分别下滑7.92%、5.39%以及3.6%。南航上半年实现客运收入730.72亿元,同比增长1.82%,上半年客公里收益水平为0.46元,同比下降6.12%。其中国内航线下降6%,国际航线同比下降8.51%,地区航线同比下降11.69%。
对于上半年仍未扭亏为盈,三大航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均给出相似解释。国航在公告中提及,受市场供给不均衡、客源结构下沉、高铁网络冲击,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等因素影响。东航指出,受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南航指出,受旅客结构变化、高铁冲击、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供应链不畅以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总体来看,三大航在需求回暖的背景下,进一步拓展国际经验,通过提质增效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减亏目标。但受供给过剩、高铁分流以及外部环境波动等多重掣肘。
6月,中国民航局召开电视电话会,部署整治民航领域“内卷式”竞争。此前,2025年全国民航年中工作会提出,下半年要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内卷,推动民航市场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航司也在积极拓展新业务,东航在财报中指出,坚持“航空+”,创新产品营销模式。今年上半年,实现线上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0%;新零售收入超22.58亿元,同比增长24.77%。同时丰富空铁、空巴、空水、空轨等多式联运产品。进一步探索联合会员等创新合作模式,与星巴克实现战略合作,创新推出“咖啡+航旅”服务。
通常,春运、暑运、黄金周和小长假旺季可以为航空公司带来可靠的业绩贡献。对于航司而言,每年端午节后的暑运是全年出境游最旺季,也是提升航司业绩的关键节点。尽管今年暑运热度不减,但今年暑运票价依旧呈现同比下降趋势。据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暑运国内航班机票价格同比下滑3.7%,较2019年同比下降一成。

对于暑运经营情况,南航管理层在此次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暑运旅游需求增长显著,南航积极把握市场机遇,预计客运量和客座率同比去年有所提升,但票价水平同比有所下滑。下半年南航将持续优化销售节奏,开展产品创新,多措并举丰富客源结构,提升效益水平。暑运期间,货运根据市场情况动态优化销售策略,整体货运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下半年,即将迎来四季度货运的传统旺季,货运将继续抓住电子新品上市、“黑五”电商促销等市场机会,抢抓旺季效益。
航旅纵横行业发展部总经理赵楠向澎湃新闻分析称,今年暑运期间,民航旅客总量再创新高,超大城市的旅客量增长显著。在出入境航线方面,暑期刚刚结束,有旅客已经开始计划中秋国庆假期出行了。截至8月28日,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突破176万张,日均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4%,市场热度明显。目前,国内热门目的地前十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昆明、乌鲁木齐、西安、杭州、南京。
(实习生 唐可馨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