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举行。
在2025年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上获得金牌满分的邓乐言作为校友回到初中母校,讲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剖析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更对天赋进行了辩证的思考。

邓乐言。华育中学供图
回顾夺得第66届IMO满分金牌的瞬间,邓乐言表示“一切就像做梦一样”,他激动又紧张地举着国旗登上了那个梦寐以求的舞台,他的偶像、数学家陶哲轩为他戴上了金牌。
邓乐言说,他虽然在数学上有天赋,但是英语和语文学得很用力却效果平平。“天赋是什么?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去评价一条鱼,它还会终其一生觉得自己愚蠢。天赋是上天赋予你的礼物,你自带天赋而来。天赋是你轻轻松松就比别人做得好的事,你做起来感觉充实且充满成就感的事,别人经常夸你且求教你的事,让你感觉快乐且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的事。热爱=投入=看似毫不费力=天赋。”他说。
他坦言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发现了自己的数学天赋,他能轻松记住父母手机里所有人的电话号码,并且永远不忘,在3岁多的时候就发现3个相同的数字,或者3个连续的数字组成的三位数能被3整除。父母和学校挖掘了自己的天赋,并加以培养,让自己的天赋在最大程度上绽放。在拿到CMO满分金牌,获得大学保送专业任选的时候,邓乐言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数学专业,“我并没有选择当下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因为我很早就明白数学研究才是我的最爱,才是我的使命!”
邓乐言希望他对数学的热爱与执着能够感染到学弟学妹们,但也坦言会羡慕别人,也有因为自己的不完美,技不如人而默默哭泣。他清晰地记得七年级时的一次英语考试,他考了89分,正好是班级均分,当时的班长刘子凡考了99分,听说是老师为了不让他骄傲故意扣了他一分。放学回家的路上,邓乐言哭了,因为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天赋差距会如此之大,“我知道就算我24小时不睡觉去学英语,也考不到99、100分。”
他自知语文比较弱,所以每次语文课都认真听讲,做笔记,每次语文考试前背笔记都背得昏天黑地,有一次大考语文成绩是班级均分下一分,而坐在自己前面那个语文课经常睡觉、作业捣浆糊的家伙却考了班级第一。“我真要气死了,我拼尽了全力也不如人家随便搞搞。”邓乐言说,他曾经也纠结于自己的不完美,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打击次数的增加也就慢慢释然了。他由此得出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与节奏。“当我们能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探索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内心深处的宝藏天赋,所谓‘生而有翼,生而有异’。”
“我们要接纳自己的优点和成功,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和失败。不攀比,也不盲目迎合外界对你的期许。”邓乐言说,“找到热爱并深耕下去,你热爱的,就是你擅长的。强大的内驱力,会让你极致投入,你能轻轻松松就比别人做得好。当你活出自己的天赋,你的使命就会被激活。你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你的光还会照亮别人,还会有人因你的光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