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末,辽源矿工纪念馆。
站在 179 具冰冷的遗骸面前,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这里记录着,一段不敢遗忘却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下图,拍摄于辽源矿工纪念馆内。

现场 179 具遗骸,大多保存完整,死者多为青壮年。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名字。
而实际死亡人数,远不止于此 ……
1911 年,辽源一位农民在打井时,意外挖出了煤炭,从此改写了这片土地的命运。
煤质好、埋藏浅,资本闻风而动。不到十五年,辽源煤矿年开采量已突破十万吨。
来的不只是商人,还有日本人。
到 1917 年,他们以 " 合办 " 之名,行掠夺之实。" 九一八 " 之后,辽源煤矿彻底落入日寇之手。
十四年间,超过 1500 万吨煤炭被掠走,年均百万吨。每一吨煤,都是中国人的命换来的。
他们 " 招人 " 的方式有两种:抓和骗。
抓,是当街打晕,塞进麻袋,直接扔进矿坑;
骗,是谎称 " 天天吃白面馍馍 "。在那个许多人连粗粮都吃不饱的年代,这是足以让人卖命的诱惑。
可到了矿上才知道,所谓的 " 白面馍馍 ",是两个硌牙的窝头,现实与承诺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谓的工作,是每天 14 个小时起步的苦役,16 个小时乃至更久的劳作是家常便饭。
工作环境上,井下条件恶劣至极,温度高得像蒸笼,通风又极差,矿难平均每十几天就会发生一次。仅 1942 年的一次矿难,便夺走了超过 600 名矿工的生命。
日本人稍有不顺眼便对矿工拳打脚踢,皮鞭、棍棒成了维持 " 秩序 " 的标配,还要执行 " 三不 " 政策,不准说话、不准穿衣服、不准递纸条。
至于工资待遇,都到这来了,还想要工资?
许多人实在熬不住这般非人的折磨,想逃出去,可矿区四周早已被铁丝网与电网层层封锁,还有荷枪实弹的警卫昼夜巡逻,插翅难飞。
一旦被发现逃跑,或是有逃跑意图,便是十大酷刑伺候,几乎没人能挺过十大酷刑。
起初,死者还能装进棺材草草掩埋,后来,由于死亡人数实在太多,棺材不够用了,侵略者便将尸体直接扔进所谓的 " 炼人炉 "。
" 炼人炉 " 并非真正的炉子,而是在山里挖的一道深沟,沟上铺满铁轨,下面堆上木柴或者炭。
许多被扔进 " 炼人炉 " 的矿工,其实并未气绝,只是重伤或重病无法劳作,没人知道,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烈火吞噬的时候,是何等的绝望。
14 年抗战期间,死于辽源煤矿的中国矿工超过 10 万人,在 " 炼人炉 " 的遗址上,仅骨灰就有 40 多厘米厚,这还是经过了多年风化的结果。
辽源煤矿只是抗战期间,日军暴行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类似的案例,比如山西大同煤矿,日军掠夺 1400 万吨煤炭,致使 6 万名矿工丧生;
黑龙江鹤岗东山万人坑,约 9000 名矿工遇害;
辽宁北票煤矿,日军掠夺 842 万余吨煤炭,残害致死劳工超 3.1 万人等等。
无数煤矿堆叠着中国矿工的尸骨,却至今未能等来彻底的忏悔和公正。
而在二战结束后的漫长岁月里,二战历史已然被篡改。
2024 年 10 月 11 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24 年诺贝尔和平奖将授予 " 日本原子弹氢弹受害者组织联合会 "(简称:日本核弹协)。
消息传来后,日本官方近乎疯狂。
首相石破茂说," 这意义重大 "。
前首相岸田文雄称," 多年辛勤工作获得认可 "。
日本官方如此兴奋,是有原由的。
" 日本核弹协 " 成立于 1956 年 8 月,初始目的是为广岛、长崎核爆的幸存者争取权利、反对歧视。彼时,不少幸存者因患上各种怪病,在日本社会饱受偏见。
后来,该组织的活动宗旨进一步扩展到 " 反对核武器、要求核裁军 ",至此仍是常见的左翼组织,没有特别之处,直到 2011 年。
当年的 " 福岛核泄漏 " 事件,使 " 日本核弹协 " 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 福岛核泄漏 " 带来了一个后果:让不少国家民众谈核色变,尤其在欧洲,许多人主张废除核电站。比如德国,便将所有核电站退役。
反核,成了西方的政治正确。
与此同时,2012 年后,随着美国 " 重返亚太 " 战略推进,为让日本坚定站队,美国需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让步,于是在历史问题上逐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嗅到了 " 日本核弹协 " 的价值。
该组织创始成员多为当年广岛、长崎核爆幸存者,至今仍有部分人在世。让核爆幸存者站出来反对核武,无疑踩准了政治正确的节拍。
此后," 日本核弹协 " 开始频繁受邀,出席欧美的各类政治活动,包括多次现身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在台上反复诉说原子弹对日本的伤害。
这一切,没有日本政府的支持,是做不到的。
日本政府的算盘很明确:利用西方反核的政治正确,让核爆幸存者哭诉苦难,进而隐晦地将日本塑造成二战受害者。
当我们还在批判日本否定 " 南京大屠杀 " 时,人家的行动早就升级了,早已不满足于否定历史,而是认定自己才是二战受害者。
反正挨了原子弹就是受害者,对挨原子弹的前因后果则避而不谈。
" 日本核弹协 " 斩获诺贝尔和平奖,更让无数日本人坚信:日本真的是二战受害者。
诺贝尔和平奖的政治化属性,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这不仅是一次颁奖,更是一个时代风向标,预示着美国要正式放弃对雅尔塔体系的坚守。
2025 年 3 月 29 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共同出席 " 硫磺岛战役阵亡者纪念仪式 "。
硫磺岛战役发生于 1945 年 2 月 19 日至 3 月 26 日,美军以 2.8 万人伤亡的代价,歼灭了守岛日军 2.3 万人,是二战中少有的,美军伤亡人数超过日军的战役。
尽管伤亡惨重,美军仍展现出非凡的英勇,尤其是 " 折钵山之战 ",打出了海军陆战队的赫赫威名,著名的 " 硫磺岛插旗 " 照片便摄于此战。
这张由随军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经典照片,后来成为无数好莱坞电影的原型。

正因硫磺岛战役蕴含的巨大精神价值,美国每年都会举行纪念仪式,既缅怀美军将士的铁血信念,也批判日本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
但 2025 年的纪念仪式格外特殊。
赫格塞斯在纪念仪式的讲话中,不再批判日本,反而称 " 硫磺岛体现了我们共同的战士精神、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英勇先辈的敬仰 "。
简言之,今年的仪式不再只是纪念美军,而是将日军也纳入纪念范围。
这一举动堪称疯狂,背后根源仍是地缘政治。
赫格塞斯说得直白:" 美日同盟表明 …… 昨日的敌人已成为今日的朋友。我们的同盟一直以来都是印太地区自由、繁荣、安全与和平的基石。"
" 日本核弹协 " 获诺贝尔和平奖是在拜登任内,赫格塞斯的举动则是在特朗普任内,这意味着,为强化美日同盟,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本让步,已成为美国国策。
无论拜登、特朗普还是其他总统,大概率沿着这条路,一条道走到黑。
美国的转向,无疑给了日本篡改历史的底气。
他们公然指责《南京照相馆》是 " 反日电影 ",甚至在 9 3 阅兵前外交施压各国、拒绝参与,理由竟是 " 中国过于聚焦历史 "。
他们想要翻身。他们想要废除《和平宪法》。他们想要彻底篡改历史。
从淡化侵略行径,到借 " 核弹协 " 获奖塑造受害者形象,日本的每一次操作,都在消解着真相。
如果我们忘了,辽源十万矿工的血就白流了。
如果我们沉默了,大同、鹤岗等煤矿无数冤魂的呐喊,将在时光的冲刷中,再也无人听见。
走出辽源矿工纪念馆那一刻,我回头望去。
179 具遗骸仍在凝视着我们。
他们都曾是鲜活的生命,都曾盼望活着。
也许,9 3 抗战阅兵的意义,不是庆祝,而是承诺。
你们的苦难,我们永远记得。
你们的尊严,我们终将夺回。
历史不容篡改,真相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