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极智嘉-W(2590.HK)8月29日晚间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份中期业绩报告,交出了一份高增长的“成绩单”。

2025年上半年,极智嘉 (Geek+) 实现营业总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31%;减亏幅度超过90%;经调整EBITDA首次转正为1,162.10万元,成为第一家转正的港股机器人企业。

这份中报营收和利润数值均接近业绩预告上限,好于市场预期,且距公司实现盈利仅一步之遥。

对此,市场给出强烈反应。9 月 2 日当天股价直线拉升,大涨8.48%, 触及23.28港元/股,创上市新高。

在手订单饱满,客户粘性强,毛利率创新高,极智嘉的半年报透露出的好消息并不少。加上公司近期宣布切入具身智能赛道,进军万亿级蓝海市场,也向资本市场传递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毛利率创新高,盈利拐点临近



极智嘉是一家面向全球的仓储履约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最早实现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机器人企业之一。

今年7月9日极智嘉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仓储机器人第一股。首份财报亮点颇多。

亮点一,营收方面,增长趋势明显。极智嘉2021年至2024年间的营收就已从7.9亿元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4.1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超过30%的强劲增长。

极智嘉表示,收入金额的增长主要来自核心产品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销售,反映了来自电商零售、时尚快销、第三方物流等核心垂直领域的复购终端客户和新终端客户的持续强劲需求。

极智嘉历得年报及半年报营业总收入(万元)

亮点二,净利润方面,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中报显示,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极智嘉分别录得经调整EBITDA为-1.70亿元及1,162万元。

经调整EBITDA首次转正,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标志着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根本性改善。

亮点三,毛利率保持高位,且还在刷新新高。

上半年,极智嘉销售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2.15%上升至35.12%,同比增加约3个百分点。

近几年公司销售毛利率改善明显,由2021年的约10%攀升至2024年的近35%,如今已突破35%。照此趋势,公司年内利润将大概率转正。

“主要由于我们有效的成本管理,包括本公司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他成本和费用周期的全面控制。”极智嘉解释称。

毛利率上升还得益于极智嘉超前的全球化布局。上半年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贡献了8.15亿元的营收,营收占比进一步上升至79.50%。来自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毛利率由同期的40.8%提升至46.2%,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上行。

极智嘉历年销售毛利率变化

新接订单增长30%,复购率突破80%

财务数据好转是果,极智嘉自身内功增强是因。上半年,公司全球化进展持续,在手订单饱满,客户粘性强,技术创新等方面均有突破。

与营收同步增长的是极智嘉的订单量。上半年公司新接订单17.60亿元,同比增长30.1%。这也是公司未来增长的基础。

订单的强劲增长背后反映的是客户对极智嘉产品性能、服务质量的认可与信任。

极智嘉2024年客户复购率为74.6%,已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客户复购率进一步提升至突破80%。超高的复购率说明极智嘉的客户粘性强。

以极智嘉客户YesAsia为例,其自2022年10月应用极智嘉AMR解决方案后,两年内累计节省成本约1,000万美元,人工成本占收入比率下降约1.8个百分点,投资回收期仅为17个月。同时,其仓库日处理能力提升150%,订单准确率亦提高至99.99%。卓越的降本增效成果促使YesAsia于2024年再次向极智嘉追加AMR解决方案订单,该项目已于2025年5月启动。

YesAsia并非个例。极智嘉的复购客户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沃尔玛、UPS、DHL、西门子、耐克等跨国消费品公司、跨境电商公司、汽车制造公司、欧洲知名服装公司。

极智嘉携手上海西门子开关打造全球首个离散制造全流程机器人仓:超百台、六种机器人协同作业,首次实现全流程机器人作业闭环

截至上半年末,极智嘉服务的全球终端客户超850家,其中超65家为福布斯世界500强企业,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超66,000台机器人。



新客户和新行业的拓展亦实现突破,新增超60家终端客户,亦在杂货零售、食品饮料行业取得进展,最大的单笔订单额超亿元。

渠道建设方面,上半年极智嘉新增超过40家渠道商,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据了解,极智嘉项目部署已遍布40多个国家及地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设有超过52个服务站点和服务合作伙伴站点、12个备件中心以及配备了超过310名工程师。这些均保障了本地化服务的响应。

技术创新也是增长关键。

2025年上半年,极智嘉研发开支增至1.47亿元,同比增长10.9%,主要由于在新技术研究方向上加大了投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智嘉已拥有1,867项专利。

极智嘉旗下有两大技术平台——Hyper +核心算法平台和Robot Matrix平台。

Hyper +核心算法平台是目前市场上先进的算法平台之一,涵盖了流量管理与任务分配、仓库管理及供应链算法等模块,支持极为广泛的算法类型和超大的集群调度规模,系统可调度的机器人数量超5,000台。极智嘉已全球拥有多个“千台级”项目,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Robot Matrix,作为一个模块化、可配置的平台,提供了一整套成熟的综合技术。

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半年末,极智嘉研发人员共404人,占总员工人数比例超过40%。研发团队规模在同行业中位居前列。

“我们优先考虑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及对该领域充分了解的研发人才。”极智嘉还称,“我们重视既具备机器人产品技术经验又对当地文化有深入了解的本地工程专业人员。”



进军具身智能,打造新增长极

极智嘉业务前景如何,年内能否顺利实现盈利呢?

首先,从整体AMR行业来看,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均支撑着极智嘉未来业绩的增长。

政策层面利好频出。8月21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表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意见》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其中提到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

市场需求上,仓储场景是ToB机器人领域商业化落地最快、放量潜力最大的优质赛道。

根据灼识咨询研究,2024年至2029年AMR市场规模有望从390亿元增长至1,6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33%。AMR在全球仓储自动化市场怕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8%大幅提升至2029年的20%。

“在‘人工智能+’政策导向下,我们将继续进行大量投资以提高研发能力、加强我们的技术领先地位及竞争力。”极智嘉表示。

其次,在行业蛋糕做大之时,极智嘉作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的龙头地位无疑将最大程度上受益于行业红利。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的收入计,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且已连续六年保持该领先地位。

从超行业、且日渐增强的客户粘性也可以看出,极智嘉的龙头效应明显,市场声誉极佳。

极智嘉表示:“我们将将机器人解决方案扩展到相关行业的关键子行业,丰富客户组合及产品组合,以充分抓住市场机会并增加市场份额。我们亦将分配资源以增强我们对国际客户的运营及服务能力,以及加强现有客户关系,同时发掘仓库扩张、迭代及升级改造的机会,提高市场渗透率。”

再次,极智嘉并不满足于现有业务的增长,自身还在探索新的人工智能方向,并已有相关动作。公司布局了新蓝海领域——具身智能。

2025年7月30日,极智嘉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极智嘉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子公司将专注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和相关产品业务,包括不限于机械手拣货、通用机器人产品等。

布局具身智能业务极智嘉有其优势,也是公司主业的自然延伸。已握有商业化能力、研发实力与场景数据三重优势的极智嘉,天然具备发展具身智能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极智嘉现有的研发能力与新研发方向高度匹配。

上述Robot Matrix通用技术平台,“(该平台)助力我们高效开展机器人的创新、设计与开发工作,打造兼顾广度与多功能性的机器人综合矩阵。”极智嘉表示。

“我们将通过‘AI+机器人技术’,颠覆传统的仓储自动化逻辑,实现通过软件算法层对机器人的柔性调度,以更低部署成本、更快响应速度,为终端客户提供用户友好、技术先进的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极智嘉指出未来的研发方向。

另一方面,新业务不愁商用落地场景。

从新子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可见,其目标直指物流、制造等B2B场景。极智嘉在这些领域已拥有十年的深厚积累,无论是场景理解、数据沉淀、客户资源和服务网络,极智嘉相较于“先造机器人再找场景”的企业来说,在落地方面都拥有先天优势。

相对于细分的AMR仓储机器人,具身智能背后是更为广阔的万亿级别机器人市场。极智嘉可借此业务逐步向智能制造、商业服务乃至C端的家庭应用等方向延伸。

后市可关注具身智能新业务的研发进展及产品落地使用情况。一旦布局完成,形成新的业绩增长极,这无异于为极智嘉插上腾飞的“翅膀”。

极智嘉业绩表现和战略布局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近期,招银国际、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摩根士丹利、兴业证券等多家机构发布研报,对极智嘉给出“买入”、“增持”等评级。

招银国际认为极智嘉是港股稀缺标的。该机构通过比较同业产品及测算客户投资回报率,进一步确认了极智嘉的竞争优势。

中报发布后,招商银行重申买入评级,并维持目标价 26.7 港元,认为极智嘉上半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公司客户基础稳固和订单增长强劲,人民币17.6亿元的上半年订单为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招银国际认为具身智能新业务将是推动盈利和估值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盈利并非极智嘉的终点,借政策东风,具身智能或将带领公司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企业也将完成由仓储机器人企业向综合性智能机器人企业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