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埃隆 马斯克亲口爆料,其旗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 的整个代码库被盗了。涉案的主角并非外部人员,而是 xAI 早期的核心工程师之一—— Xuechen Li(以下简称 "Li")。
8 月 28 日,xAI 以窃取商业机密的名义将 Li 告上加州北区联邦法院。起诉书显示,xAI 对 Li 进行了多项指控,分别是违反《员工保密信息与发明转让协议》《离职证明与授权书》,盗取商业机密,违反《计算机数据与访问欺诈法》和欺诈。

图片来源:xAI 起诉书截图
根据 xAI 的指控,Li 在离职前夕,精心策划并执行了一场 " 代码库大迁徙 ",随后还计划无缝跳槽至马斯克的 " 死对头 " —— OpenAI。
而在窃密事件发生前,Li 刚刚将手中的 xAI 股权套现,累计获利近 700 万美元。
尽管 OpenAI 并不是这次案件的被告,但这事儿一出来,马斯克与 OpenAI 之间本就剑拔弩张的关系,无疑将更紧张了。

价值 " 数十亿美元 " 的代码库失窃

要讲清楚这起代码盗窃案,还得从 xAI 和 Li 的渊源说起。
2024 年,Li 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并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不少 AI 相关文章。同年 2 月,他加入了刚刚起步的 xAI,成为公司的首批 20 名工程师之一,深度参与 xAI 核心大模型 Grok 的开发与训练。

图片来源:Xuechen Li 的 X 账号
因为岗位关键,xAI 给予了 Li 极大的信任。他不仅被授予了访问公司整个技术栈组件的权限,还能访问部分机密文件和专用信息。作为对核心人才的认可,xAI 还为 Li 提供了期权和股份。今年 6 月和 7 月,xAI 协助 Li 出售了他持有的公司股份,累计套现近 700 万美元。

图片来源:xAI 起诉书截图
但没想到的是,7 月 25 日,当第二笔 220 万美元的收益到手后,Li 却将 xAI 大量的机密信息和商业秘密,从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复制到其个人控制的、非 xAI 的多个物理或在线存储系统中。为了不被发现,Li 采取了大量措施来掩盖其行为,例如删除浏览器历史记录和系统日志,对文件进行重命名和压缩等。
三天后,即 7 月 28 日,Li 提出辞职。8 月 1 日,走离职流程时,他签署了一份《离职证明》,声明其已归还所有公司财产,并删除了所有机密信息的副本。
此时的他早已找好了下家,已敲定将于 8 月 19 日入职 OpenAI。
但服务器日志不会说谎。根据 xAI 的起诉书,8 月 11 日,xAI 的安全团队在例行日志审查中,发现了数据外泄的迹象。很快,矛头就指向了刚离职没多久的 Li。
xAI 立即向 Li 发函,指出其非法窃取数据的行为,要求他归还并删除所有相关信息。可 Li 不仅不配合,反而立即更改了他用于存储盗取数据的关键账户密码,试图阻止 xAI 的访问和补救。
8 月 14 日和 15 日,在双方律师在场的情况下,Li 承认窃取了公司文件,并试图掩盖这些行为,随后还签署了书面文件。更过分的是,Li 于 8 月 14 日刚承认完,xAI 又发现了他尚未交代的其他被盗资料。
8 月 18 日,Li 还签署了一份授权访问协议,同意 xAI 的取证专家访问其个人设备和账户。可等专家尝试登录时才发现,Li 并未提供关键账户的访问权限,还隐瞒了多个其他可能存储 xAI 机密信息的账户。
当 xAI 就此当面质问时,Li 的律师给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复:Li" 不记得 " 密码。要知道,关键账户的密码是 7 天前他才改过的。

这种态度彻底惹毛了马斯克和 xAI。8 月 28 日,xAI 对 Li 提起紧急诉讼,以保住被告盗用的机密信息和商业秘密。
这场官司的核心,说到底还是失窃代码库的惊人价值。马斯克在 X 上表示,Li 带走的是 xAI 的整个代码库。
在 AI 模型开发动辄耗资数亿美元的今天,这份代码库的分量可想而知。xAI 在起诉书中称,这些被盗的技术都是 " 功能优于 ChatGPT 和其他竞品的尖端人工智能技术 "。
对竞争对手来说,拿到这些机密,就像是在 AI 竞赛中捡到了 " 核武器 "。
起诉书称,被盗用的商业机密可以为 OpenAI 和其他竞争对手 "节省数十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和多年的工程努力",从而获得 " 潜在的、不可逾越的竞争优势 "。OpenAI 等公司可以利用 xAI 的机密信息改进 ChatGPT 等产品,融入 Grok 更具创新性和想象力的功能。

图片来源:xAI 起诉书截图

马斯克申请 " 职业封杀令 "
在起诉书中,除了要求经济赔偿和强制交出所有设备以供法证检查外,xAI 还向法庭申请了临时禁令,阻止 Li 在 OpenAI 或任何其他竞争对手公司,从事任何与生成式 AI 相关的角色或职责,直到确认公司追回所有被盗的机密信息。
这无异于对 Li 的一纸 " 职业封杀令 "。截至目前,Li 并未对此发表任何评论。他的最新一条 X 推文停留在 7 月,当时他发文称," 一小群才华横溢的人在极度专注和高强度的工作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总是让我感到惊讶。"

接下来,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将作出怎样的判决,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刑法典》第 499 ( c ) 条,在未经授权情况下,盗取、使用或复制属于企业采取合理保密措施的商业机密,属于重罪行为,最高可判处三年监禁。此外,被判犯有此罪的个人可能还需要赔偿因盗窃造成的损失。
另外,根据《联邦经济间谍法》,对于个人,若实施商业机密盗窃行为,或在明知商业机密系非法获取的情况下仍予以接收,最高可被判处 10 年监禁,并处以罚款。对于企业,若参与商业机密窃取,则可被处以最高 500 万美元或相关商业机密价值三倍的罚款,以较高者为准。
马斯克与 OpenAI 的争斗或再升级
尽管 OpenAI 并非这起案件的被告,但其处境无疑非常微妙。这或许又将成为马斯克与 OpenAI 长期恩怨的又一个爆发点。
8 月 25 日,xAI 和马斯克旗下的社媒平台 X 起诉 OpenAI 和苹果公司,指控这两家公司联手实施 " 反竞争 " 计划,维持在智能手机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的垄断地位。诉讼书指出,苹果与 OpenAI 的 " 排他性协议 " 使 ChatGPT 成为 iPhone 唯一内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相关竞争对手难以扩大规模和进行创新。
OpenAI 一位发言人对此回应称,这一最新诉讼 " 与马斯克先生持续的骚扰行为模式一致 "。
今年 2 月底,马斯克向旧金山高等法院起诉 OpenAI 及其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 ( Sam Altman ) ,指控他们将盈利置于造福人类之上,违背了公司的创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