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岩

9 月 3 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9 时整,纪念大会正式开始,全体肃立。礼炮响彻云霄,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迈着矫健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

鸣响礼炮,意味着纪念活动的正式开篇。伴随礼炮声出场的国旗护卫队是唯一一支没有音乐伴奏、只能自己踩鼓点的队伍。他们要经过两次队形变换、四次步伐变换,在规定时间内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到天安门广场旗杆下。

礼炮响彻云霄

国旗护卫队擎国旗出场

央视新闻此前发文介绍,走在最前方的升旗手,需要擎着高 3.81 米,重达 30 斤的国旗杆稳步向前。升旗前,护卫队队员需要分毫不差将 30 斤的旗杆挂入副杆顶部的卡槽里,展旗时则需将这面 16.5 平方米大的特号国旗展出完美扇形。

这支国旗护卫队共设有 3 名分队长,他们手持指挥刀,行军刀礼,拔刀、立刀、托刀、举刀,每一下都精准无误。任务开始到国歌完毕,整个过程中分队长需要下达 7 次指挥口令。

国旗护卫队成员手持指挥刀

北京卫戍区某部相关负责人员介绍,在步伐变换的过程中,他们既要考虑是鸣放到第几礼炮响,又要考虑他们是走到第几步的时候,吻合度必须要高,而且必须达到一致。

央视栏目曾点评称,这些微小却关键的动作,没有捷径,只有日复一日的训练。在国旗护卫队成员的眼里,国旗重于生命、高于一切,他们把对祖国和国旗的热爱融入血脉。

央视直播画面显示,礼炮声和护卫队的脚步声响彻天地,庄严肃穆。

图为国旗护卫队官兵

据介绍,每一门礼炮由 3 名炮手负责。和国旗护卫队一样,炮手整齐划一的动作,经过了日复一日的千锤百炼。3 名炮手采用 5 步就炮,跪姿同时上前。为了仅仅这 5 步,礼炮手日均训练距离可达 5 公里。

央视栏目透露,3 名炮手的分工不尽相同,3 炮手负责从炮架取弹,并双手持握将重达 7 斤的礼炮弹交由 2 炮手。随后,2 炮手需要将礼炮弹精准推入几乎严丝合缝的洞口。2 炮手也是这门炮的炮长,负责这门炮的装填和递弹,也要同时兼顾对 1 炮手和 3 炮手的相互照应。发射后,1 炮手负责开闩退弹。

每一门礼炮由 3 名炮手负责

北京卫戍区某部相关负责人员表示,炮手们在装填的时候要保持跪姿的标准军姿,所以在抬头 15 度的时候看向炮徽的位置,看不见装填位置弹膛,需要接弹之后,不看弹将弹装入弹膛。所以,这就需要他们成百上千次练习装弹的准确性。央视栏目介绍,日均千次的训练,保证了炮手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所有动作都可以做到盲取盲送。

来源 |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