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门大学官网9月2日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5年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澳门大学共有25个项目获得资助,涵盖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B、C类)等多个类别。

澳门大学此次获资助项目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以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项。

消息称,这是澳门大学首次有项目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资助,实现澳门在该类人才项目上的重大突破。

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李德柜主持的项目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资助。他在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研究成果发表于多部国际顶级期刊。其课题“复杂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致力研究复杂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的新工具和理论,并探索在大规模经济和金融系统中的实践应用。

澳门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研究型综合公立大学,创立于1981年,具有多元文化共存、协同学院与书院的全人教育体系以及国际化的办学模式等特色和优势。八成教研人员来自世界各地,以英语授课为主。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称“杰青”项目,是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为了解决当时我国科研队伍中存在的人才匮乏和断层问题,划拨专门经费设立的人才项目,是择优对青年科研人员进行稳定支持、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战略性举措。作为我国成功的人才品牌项目之一,“杰青”项目在科技界享有较高声誉。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也被称为“小杰青”,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铺垫性科技支撑基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加强对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养,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自2012年起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25年起,为持续深化科学基金人才项目改革,确保人才项目健康发展,切实起到激励人才成长的目的,避免“帽子化”等异化使用现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科学问题凝练,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旨在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