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什么呢?革命本身就是牺牲,就是死,就是流血,就是在刀枪下走奔!”这是1928年1月,17岁的殷夫写下的诗歌《在死神未到之前》里的诗句。2025年9月3日,同为同济大学校友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丁炫鑫,为刚入学还穿着军训服的同济学生们讲起先烈的故事。

2025年9月3日下午,同济大学,“老兵永远跟党走”之“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举行。本文图片均为活动主办方供图

当天,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老兵永远跟党走”之“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在同济大学举行。主题宣讲环节,多位优秀退役军人与“戎耀申城”老兵宣讲团成员用亲身经历以及红色故事,讲述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永远21岁的青年——殷夫,这位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诗人,用生命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刻下了永不褪色的革命印记。”丁炫鑫讲起殷夫以诗为刃、以生命践行信仰的革命历程。

同济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丁炫鑫讲述殷夫的故事。

殷夫,本名徐柏庭,1927年秋,他进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殷夫是诗人,也是革命战士,还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曾创作和翻译过许多诗歌,裴多斐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便来自他的翻译。他也长期参与革命斗争,撰写和翻译政治论文,多次遭到逮捕。1931年2月7日晚,21岁的殷夫与23位同志在上海龙华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附近的荒野里被秘密杀害。

“青春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抉择的勇气。”丁炫鑫说,“在这片他曾奋斗过的土地上,让我们铭记:21岁的生命可以怎样热烈燃烧,年轻的肩膀可以扛起怎样的理想。”

与殷夫同时牺牲的还有17岁少年欧阳立安,“戎耀申城”老兵宣讲团成员、龙华烈士纪念馆讲解员赵飞讲述了他的革命之路。

“戎耀申城”老兵宣讲团成员、龙华烈士纪念馆讲解员赵飞讲述欧阳立安的故事。

受家庭影响,欧阳立安打小就像一团小火苗,积极投身爱国活动。1930年的“五一”劳动节,16岁的他带领500名童工,在上海华德路跑狗场参加纪念集会,站在台上慷慨陈词,随后指挥大家高唱自己编写的《劳动儿童团歌》:“冲,冲,冲,我们是劳动儿童团!不怕敌人刀和枪,不怕坐牢和牺牲,杀开一条血路,冲,冲,冲!”紧接着,他作为中国青年工人代表,跟随刘少奇赴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他被任命为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和上海总工会青工部部长。一个还未成年的17岁青年,已在为党和人民挑大梁了。

1931年1月17日,欧阳立安在上海中山旅社参加省委会议后,不幸被捕,身份暴露。严刑拷打之下,他始终咬紧牙关:“要杀就杀,共产党员的秘密,休想知道!”2月7日晚,他在龙华英勇就义。

“他也曾有过天真烂漫,却在时代的召唤下选择了挺身而出;他的生命只有17年,却比许多漫长的人生更有分量。”赵飞说。这些年纪相仿的少年的故事,引发台下刚入学的大学生们阵阵掌声。

2025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浦东新区万祥镇新建村党总支书记陈天燕讲述了从“飒爽女兵”到“乡村振兴带头人”的故事。

2025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浦东新区万祥镇新建村党总支书记陈天燕,讲述了自己从“飒爽女兵”到“乡村振兴带头人”转型故事。2009年10月1日,她曾以海军女兵的身份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上,当时经历的体能和心理双重考验,早已化为“阅兵精神”时时激励着她。

2025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马桥派出所所长朱耀华讲述从武警战士到公安干警的经历。

2025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马桥派出所所长朱耀华分享了从武警战士到公安干警的经历。“为了制止被骗子洗脑的老人,我被踹伤了肚子;为了制服手持利刃企图以自杀相威胁的极端人员,我被抓伤了脸;为了劝阻企图制造事端的挑头人员,我被扇了耳光……”朱耀华言及这些事情云淡风轻,面对各种威胁,“要说完全不怕那是假的,但在军人的思维里,正义的坚持远比恐惧更有力量。”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朱耀华鼓励大学生们:铭记历史,磨炼本领,坚守初心,清醒思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你们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去推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他说,“大学教你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独立的判断力。不轻信、不跟风,在这信息满天飞的时代,学会用逻辑和事实锚定自己,这才是真正的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