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华南地区作为抗日时期的重要战场之一,其策应全国抗战大局,迟滞了日军的 " 南进 " 步伐,是西南大后方的坚实屏障,为扭转战局发挥了关键作用。

80 多年前,华南地区的抗日战士们,在山河破碎的黑夜中点燃火炬,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成了抵御外辱的钢铁长城。从粤北山区到珠江口,从浴血奋战的东江纵队,到毅然归国报效的华侨子弟——烽火岁月里,这片土地上,无数热血儿女舍家为国、血洒疆场。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南方网、粤学习推出《3469 个名字,远未道尽的荣光——追寻华南抗战英魂》数据交互 H5 报道,深入梳理散落于文献、档案、著作中的广东英烈资料,并邀请约 30 名英烈后人讲述亲历故事,最终收集整理出 3469 位广东抗日英烈的姓名与事迹,精心汇编呈现,全方位展现广东军民、港澳同胞及广东籍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无畏与巨大贡献,是迄今最为全面的广东抗日英烈数字纪实。

缅怀英烈,是铭记历史、延续精神的方式,更是对英雄的深切致敬。正是在民族的至暗时刻,他们化作一颗颗星辰,率先升起,用生命照亮山河。每当我们仰望星空,便能感受到他们从未远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片他们深深爱着的土地。

我们通过数据可视化,呈现了 15862 名广东抗日英烈,并聚焦其中能寻找到姓名的 3469 位,包括那些只留下小名的英雄、最年轻与最年长的战士、无畏奉献的中共党员,以及 31 位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赤子之心。在这段壮烈的历史背后,还有更多连名字都未曾留下的身影,他们在岁月长河中渐成无名之碑。

当我们点击每一颗闪耀的星星,便可以查看英烈生平事迹,也可通过检索功能寻找熟悉的名字。若您掌握未被记录的英烈信息,也可通过表单提交补充,共同完善这段由群体织就的民族记忆。

"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珠江口的浪潮依旧,如同历史长河奔腾向前。让我们缅怀英烈、致敬英雄,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强 张纯青

统筹:李琳

监制:朱景

策划:赵佐燕 何安冉(实习) 黄锦源(实习)

前端:孙德威

设计:汪婉莹

剪辑:张琪达 李江锐 刘洁淳(实习)

AI 审核:赵佐燕

校对:陈学德

AI 工具:豆包 AI 即梦 AI

参考资料:广东英烈网、中华英烈网、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 +、《抗战时期广东经济损失研究》《广东抗日战争志》《东江纵队图文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史》《东江纵队志》《东江纵队史》《南粤抗战纪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