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简称九三大阅兵)上层出不穷的受阅新装备不但让 " 军迷变军盲 ",就连全球军事观察家也普遍承认 " 前所未见 "" 超出想象 "。的确,从 " 前所未闻 " 的 " 东风 -61" 洲际导弹到 " 覆盖全球 " 的 " 东风 -5C" 洲际导弹,从 " 鹰击 " 系列高超声速导弹家族到 " 忠诚僚机 ",这次阅兵式上出现的新装备之多,让西方媒体难以接受,它们甚至质疑 " 部分装备可能只是模型 "" 还在测试阶段 "。

然而老司机注意到,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方早就介绍说,这次参加阅兵的装备都是解放军现役型号!
到底是哪些装备让西方媒体如此失态、开始 " 拒绝接受现实 " 呢?
首当其冲的是这次阅兵的压轴大戏——洲际导弹。英国《卫报》称,中国在阅兵式最核心的环节展示了空基、海基和陆基核武器,它们表明 " 北京的长期目标是与美国军事实力匹敌 "。其中包括射程达 2 万公里的 " 东风 -5C" 洲际导弹,以及新型公路机动的 " 东风 -61" 洲际导弹。与之同步推进的是中国新一代战略核潜艇配备的 " 巨浪 -3" 潜射洲际导弹,其射程可达 6200 英里或更远。中国还展出了首款空射核武器 " 惊雷 -1" 远程空射导弹,进而完成 " 三位一体 " 核威慑体系的部署。


美国《新闻周刊》称,美国和俄罗斯也拥有类似的 " 三位一体 " 核打击力量,五角大楼称,这三种核打击力量各自具有 " 独特且互补的属性 "。其中携带核弹头的战略核潜艇在巡逻时难以被对手追踪,这使得它们在核战争中更具生存力;陆基洲际导弹可以在几分钟内发射,响应速度最快;携带核导弹的轰炸机则提供了灵活的部署和响应选项。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核武器专家汉斯 克里斯滕森认为,这些导弹令西方分析人士 " 大吃一惊 ",例如新交付的 " 东风 -61" 导弹射程大致估计为 1.2 万公里,而它也只是中国目前拥有的八九种洲际弹道导弹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 " 动力 " 网站 " 战区 " 频道承认,外界对这次亮相的 " 东风 -61" 洲际导弹事先毫无了解——西方分析家们都在问:" 东风 -51" 去哪里了?

让西方媒体吃惊的还有中国展出的先进无人机种类之多。美国《航空周刊》网站称,中国在无人机方阵里就展示了 4 种此前从未公开过的新型号,包括两架无人作战飞机(UCAV)和两架协同作战飞机(CCA)," 凸显了中国对无人系统持续投资 "。
报道称,在阅兵式展出的无人机方队中,包括了新型 " 无人僚机 " 和 " 无人制空作战飞机 "。报道认为,其中 " 无人僚机 " 的设计与美国空军提出的协同作战飞机(CCA)概念相似,采用后掠翼布局、单侧背部进气口和倾斜垂尾。另一架无人僚机则采用更为流畅的外形,同样采用背部进气口和倾斜垂尾,但其菱形机翼暗示了不同的气动设计。报道提到,同样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歼 -20S 双座型隐形战斗机可以作为未来无人作战系统的控制平台。

而 " 动力 " 网站 " 战区 " 频道更注重这次展出的两种 " 无人制空作战飞机 "。报道称,它们采用隐形无尾气动布局设计,体型大致相当于歼 -10 战斗机,具备高性能战斗机的所有特征,暗示着它们是真正的无人隐形战斗机," 而美国空军显然并未研发此类无人机 "。
报道称,这两种高度隐形的无人制空作战飞机都采用无尾设计,但外形略有不同。" 其尺寸和明显的复杂性意味着它们的定位是类似战斗机的无人作战飞机,有能力独立作战。相比之下,美国的 CCA 更侧重于协同作战。" 美媒认为,无人制空作战飞机表明它们除了能够承担打击和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等无人机传统任务外,很可能还被设想用于执行类似传统战斗机的任务,包括与其他平台进行直接空战——这将改变未来空战的模式。
美媒在报道中酸溜溜地表示,在阅兵式中展示的这些先进无人机还没有其他证据能显示它们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已经服役还是研制阶段,或者只是模型?但报道也不得不承认,此前中国在国庆阅兵式上展出的新型无人机,如今技术已经成熟并投入使用——显然它们并非某些西方人士臆测的那种 " 只用来吓人的阅兵模型 "。

此外,西方媒体还普遍注意到这次九三大阅兵将传统概念里的 " 科幻装备 " 变成了现实。CNN 称,在本次阅兵中,解放军展示了两种型号的激光武器:一套 LY-1 舰载激光武器系统专用于海上防空;另一套体积较小、搭载于卡车之上,旨在为地面部队提供防护。激光属于 " 定向能武器 ",这类武器还包括高功率微波系统。

英国广播公司称,中国在阅兵式上展出的无人装备种类繁多,其中一些是人工智能驱动的,最引人注目的是 AJX-002 超大型无人潜航器(XLUUV),长度约 20 米,可以执行监视和侦察任务。法新社称,除水下无人潜航器外,多款无人载具也亮相阅兵式,包括可用于海上军事行动的水面舰艇。防务观察人士勒克说,水面无人艇 " 在进出港口时可选择有人驾驶 ",很可能用于水雷战——尤其是扫雷作业。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国防战略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 戴维斯分析称:" 中国在此展示的是自主发展先进军事实力,以及将其部署到作战中的能力,而且部署速度比人们在西方看到的要快。就部署的武器数量而言,规模也更大。" 戴维斯说:" 中国今天展示的无人系统非常先进。在某些方面,它们似乎比我们在西方看到的更先进,而且它们已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