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逼近7.1,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能否破“7”的讨论逐渐增多。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能否升破7,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中美利差、持汇者的结汇意愿、人民币中间价等。综合来看,短期内破7的概率不大。

8月最后一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经历了近3个月的震荡后走出了一波较为明显的升值行情。8月29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最高升至7.1260,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进入9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有所回调,但依然比4月初的低点7.3506升值超2100多点,升值幅度近3%。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年初,在弱美元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4月初,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发布,引发投资者对全球贸易体系重构的担忧,人民币出现贬值;5月,中美经贸高层在日内瓦会晤前后,人民币汇率重拾上涨动能,随后陷于窄幅区间波动。

8月下旬的这波快速升值则是美联储政策转向、国内政策引导以及市场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

8月22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可能调整货币政策立场,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美元指数当日跳水,这给人民币升值积累了较好的外部环境。8月25日,央行发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上调160个基点,对市场来说信号意义重大,接下来中间价接连升破7.12、7.11关口,即期汇率也随之走高。8月28日,A股的强势反弹又给人民币汇率创造了冲高的机会。

“人民币有望加快恢复性升值。2025年以来人民币呈现对一篮子(货币)贬值而对美元升值的特点,美元指数下跌了10%左右,而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至3%,明显落后于全球其他非美货币。”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对界面新闻说。

中国货币网最新数据显示,8月29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用于综合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报96.57,较上年底跌4.8%。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否升破7,分析师认为,重点需要关注中美利差、持汇者的结汇意愿以及人民币中间价。综合来看,他们认为短期内破7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随着美联储重启降息预期强化和中美关税博弈的阶段性缓和,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将获得新的升值动力。但由于中国货币政策同样处于偏松状态,短期内未必会出现单边大幅度走强的态势。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三大支柱——中美利差、政策风险溢价、购买力平价——均在朝着有利于升值的方向变化,央行中间价和外资加仓中国股票是额外的催化剂。

以中美利差为例,他指出,近三个月来,中美国债利率整体上相向而动,特别是7月以来,10年中债到期收益率站上1.8%,较6月底上升逾20个基点,与此同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呈波动下行态势,从一个月前4.5%的高点回落至4.2%一线。一升一降,直接导致两国名义利差在短期内显著收窄了近50个基点。若考虑通胀因素,中美实际利差进一步收窄。

“展望后市,弱美元环境仍支撑人民币升值,但出口预期偏弱、内需待修复等因素要求升值节奏保持平稳。”宋雪涛说。

持汇者的结汇意愿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2024年8月至10月,由“套息交易”平仓引发出口企业“恐慌式结汇”,一度推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7.0。

根据东吴证券的测算,截至2025年7月末,过去三年累积的4211亿美元“待结汇盘”平均持仓成本为7.05左右,如果人民币汇率快速升破7.1关口,部分待结汇盘资金或抢跑,一旦持续发酵加速释放,或放大汇率波动。

不过,东吴证券分析师芦哲表示,2025年再度出现“恐慌式结汇”的概率偏低,因为出口企业加强了汇率套保,预计结汇潮或以更加缓和的方式展开。

央行数据显示,7月,结汇金额为2336亿美元,结汇规模回升至近年高位,售汇金额为2108亿美元,净结汇228亿美元,连续三个月实现净结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若人民币汇率能维持偏强震荡,预计相关结汇需求有望继续支撑人民币汇率。不过,他同时表示,当前国内基本面对于汇率而言更多起到托底作用,权益市场迎来外资流入而债券市场面临一定流出压力,预计人民币汇率破“7”仍需要更多催化。

人民币中间价——反映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是更值得关注的一个变量。

南华期货分析师周骥在一份研报中表示,从政策调控逻辑来看,鉴于A股逐步呈现阶段性企稳的状态,若汇率弹性过高、或出现羊群效应可能引发股汇市场的共振波动,所以不排除央行通过放缓中间价调整节奏,以“小步快跑”的渐进式操作引导汇率回归。

他进一步表示,短期内,需重点关注人民币中间价的引导信号,市场或在7.1附近形成中间价、即期汇率与市场预期的三价合一格局。

“在汇率升破7.1关口之前,央行或维持中间价上调速度的适度放缓,保留市场自主定价空间,不进行过度干预;但若汇率以‘无阻力’的‘丝滑’形态突破7.1,为避免升值预期过度强化,央行可能逐步加大干预力度,通过政策工具调节运行节奏。”周骥说,这意味着汇率升值的方向无需质疑,核心关注点应聚焦于升值过程的斜率与节奏,而非短期突破关键整数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