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上海听音乐会、看演出,已经成为一些外地朋友的年度保留节目。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沪上古典乐演艺市场且十余年来保持年观演150场以上的爱乐者,在此为大家分享新演出季本人最为期待的一些演出。
酷暑消散后的初秋时分,上海各大古典音乐演出团体、演艺场所也开始摩拳擦掌,精心准备新演出季的启幕。此前,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YOUNG剧场,以及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等都已陆续发布秋冬演出季或2025-2026年度计划,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大师独奏等各类形式的精彩演出令人目不暇接。
巴伐利亚剧院驻场,经典歌剧轮番登场
今年10月1日-6日,全球最负盛名的歌剧院之一德国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将开启“上海时刻”,以两部歌剧经典和一场音乐会,让举世闻名的“巴伐利亚之声”响彻上海大剧院。其间,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与威尔第歌剧《奥赛罗》(音乐会版)将接踵上演。前者以“苦难与救赎”的宏大主题标志着瓦格纳歌剧艺术真正走向成熟;后者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以振聋发聩之力直面人性,铸就了威尔第歌剧事业的巅峰。两部歌剧皆由欧洲当前炙手可热的歌剧指挥家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亲自执棒,想必会为沪上歌剧迷们奉上终生难忘的视听盛宴。

无独有偶,9月5日-7日,上海歌剧院将呈现威尔第的另一部歌剧《法尔斯塔夫》——威尔第80岁高龄创作的“天鹅之歌”。这是一部喜剧,与作为悲剧的《奥赛罗》并称威尔第艺术生涯晚期的“双子星座”。《法尔斯塔夫》同样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和《亨利四世》。此次演出,上海歌剧院邀请英国新锐导演哈里费尔及其团队操刀,并携手中外顶尖歌唱家加盟。歌唱家如何完满演唱歌剧中高难度的疾速宣叙调,并恰到好处地演出“笑中带泪”的情感张力,也是本剧的一大看点。

《法尔斯塔夫》
此外,上海交响乐团在著名指挥家俞峰执棒下,将于明年5月10日演绎瓦格纳歌剧《女武神》选段;上海爱乐乐团将于明年2月6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呈现小约翰施特劳斯歌剧《蝙蝠》的音乐会版,皆属难得。

除浪漫主义歌剧外,巴洛克歌剧、古典主义歌剧与现代歌剧,在新一轮演出季中也不乏亮点。
今年10月16日,享有“世界古乐标杆”之誉的英国合奏团,将在国际顶尖巴洛克指挥大师哈里毕克特的率领下,携手7位全球顶尖歌唱家,于上海音乐厅呈现音乐会版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的中国首演,以纪念亨德尔诞辰340周年。届时,这一巴洛克歌剧的璀璨明珠必将成为乐迷们津津乐道的焦点。11月9日,上海歌剧院将力邀中外艺术家,于上音歌剧院呈现莫扎特歌剧《女人心》的半舞台版。10月11日,上海乐迷的“老朋友”、年届九十的夏尔迪图瓦大师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呈现贝尔格歌剧《沃采克》。这是全球第一部用无调性音乐写成的歌剧,直面战争的虚无和对人命运的无情摧残,国内几乎没有上演过。对资深古典乐迷而言,能够现场聆听这样的作品,是非常幸运的。
“老肖”大年,呈现最宏大的战争经典
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交响曲大师。他的十五首交响曲,作为人类20世纪多舛命运的交响“编年”,以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和人道主义情怀影响着当代音乐的图景。2025年是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2026年是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20周年。今年5月环球音乐上海发布会上,上海交响乐团表示将以四个乐季的时间跨度完成肖斯塔科维奇全部交响曲的演出和录制。这是国内首次有乐团发布“老肖”交响曲全集演出计划。

9月5日、7日的两场上交新乐季开幕音乐会,音乐总监余隆将亲自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绎“老肖”久负盛名的两部经典——《d小调第五交响曲“革命”》与《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前者是“老肖”成熟风格的奠基之作,贯穿始终的“命运”动机似遥望着与贝多芬的心灵默契,该曲也是世界古典音乐之林中不可不听的重要文献。后者作为“战争三部曲”的开篇,是“老肖”用才华和血泪浇灌的“战争史诗”,也是“老肖”规模最为宏大的作品之一。其第一乐章中耳熟能详的“侵犯”主题,是对法西斯虚伪、凶恶面的绝佳痛挞。10月31日与11月8日,仍然由余隆执棒的“战争三部曲”的后两部作品——《c小调第八交响曲》与《降E大调第九交响曲》,则一反前曲的昂扬乐观,充满对于战争中人的悲惨命运的强烈同情和对战争本身的反讽。想必听众在现场感受“肖九”中那种错位的讽刺,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生涯中,弦乐四重奏也是弥足珍贵的宝藏。曾有评论家认为,“老肖”是继贝多芬后最伟大的弦乐四重奏作曲家。今年12月12日-14日,全球顶尖的室内乐传奇乐团——鲍罗丁四重奏,将在上海音乐厅以三场音乐会呈现老肖的九部全套弦乐四重奏作品,全国唯一。鲍罗丁四重奏此前多次造访上海,其灵犀相通的协作、精湛的技巧和几近完美的音质,往往令乐迷赞不绝口。而在现场领略实力名团呈现的全套弦乐四重奏,领略“老肖”更为私密的个人内心世界的递嬗历程,对于古典爱好者而言,弥足珍贵。
12月13日,活跃于国际乐坛的青年钢琴家孙榆桐完整演奏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这一伟大的音乐文献,同样不容错过。
再现“马勒宇宙”,中俄两国乐团齐发威
被广大乐迷亲切地称为“姐夫”的俄罗斯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将于10月12日-16日携“亲兵”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登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以5天6场音乐会呈现古斯塔夫马勒全部交响曲作品。去年,捷杰耶夫曾于上海大剧院完成长达20多小时的瓦格纳巅峰之作《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以无与伦比的“瓦格纳宇宙”实现这一世界歌剧“珠穆朗玛峰之巅”的创举。时隔一年,捷杰耶夫再度攀登“交响曲之巅”,雄心勃勃地在沪上再现“马勒宇宙”,打造世界乐坛罕见盛事。能现场集中聆听马勒的全部交响曲,放眼全球也属千载难逢。

马勒的交响曲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生命、信仰、死亡等全部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且以编制、规模惊人而著称。其中演出时间最长的《d小调第三交响曲》时长近2小时。马勒《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又被称为“千人交响曲”,至少需要近500位音乐家同台方能完成。如此规模,对于任何指挥和乐团而言,都是地狱级挑战。10月15日,捷杰耶夫将指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以及马林斯基剧院合唱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上海爱乐少儿合唱团,以及顶尖歌唱家联袂演绎这一巨制。这样的机会,绝不仅仅靠运气和实力就能获得的。
与此同时,上海爱乐乐团的新乐季同样令人瞩目——9月4日,在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张艺执棒下,乐团将以马勒《a小调第六交响曲》作为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作为马勒交响曲中悲剧性最强的伟大杰作,“马六”分裂的主题、繁复的配器和无调性的旋律,对国内乐团而言,演出难度可想而知。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乐团几乎不具备演奏马勒交响曲的实力。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张艺说,“演奏马勒作品之难,不仅在于体力的合理分配,更在于脑力的分配”。2026年7月3日,驻团指挥张亮将指挥乐团演绎马勒最后一部完整的交响曲《D大调第九交响曲》。在“马九”中,马勒几乎完全抛弃了调性体系,打开了通往无调性音乐的大门。该曲惊人的长度以及“分化与溃散”般的旋律动机,亦为挑战。
中俄两国乐团在新乐季共同发威再现“马勒宇宙”,正可为广大乐迷提供借鉴与互文的听觉素材。
叶小纲领衔,中国作品同样流光溢彩
叶小纲先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杰出交响曲作曲家。新乐季中,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爱乐乐团集中呈现了多场叶小纲作品专场音乐会,让广大乐迷有机会全面了解中国代表性音乐家的杰作,感受中国交响的力量。
9月19日,著名指挥家林大叶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于上海交响音乐厅呈现叶小纲《第五交响曲“鲁迅”》。这部创作于2017年的大型管弦乐、声乐作品,以鲁迅的文学创作为蓝本,融合西方古典音乐传统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器乐与声乐,是能够充分展现当前中国顶尖作曲家创作实力的作品。叶小纲《第五交响曲“鲁迅”》在海外巡演时曾广受好评,德国著名乐团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还为该曲录制了唱片。但该曲在上海只出过一次。同样是上海交响音乐厅,9月23日,张艺指挥上海爱乐乐团,携手黄蒙拉、俞冰、于冠群、周正中等名家呈现叶小纲管弦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曲目包括叶小纲的成名作——《第二交响曲“地平线”》。该曲是中国乐坛不可多得的管弦乐杰作,曾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值得一提的是,9月22日,著名指挥家胡咏言还将指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室内乐团,呈现叶小纲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专场,以更微观的形式再度展现中西方美学思想的贯通。
2026年1月9日,余隆将携手青年钢琴家王雅伦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绎陈其钢《钢琴协奏曲“二黄”》。这是一首基于京剧“二黄腔”的音乐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极具中国传统艺术气质,并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首演时大获成功。此次沪上乐迷能有机会现场领略陈其钢笔下绝无仅有的空灵意境和人文情怀,实属难得。
呈现中外音乐对话始终是上海爱乐乐团历年音乐季的亮点。2026年5月17日,上海爱乐乐团还将呈现同为中国当代音乐杰出代表的关峡的《第二交响曲“希望”》,以人类命运永恒的宏大叙事为核心,献给一切真诚追寻自己梦想的人。新乐季中,上海爱乐乐团还将呈现鲍元恺、李四光、吕其明等中国杰出音乐家的作品。
除上述演出外,新乐季中,名团、名家、名曲琳琅满目。如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北德易北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法国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永恒乐团、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日本巴赫古乐团等,以及普莱特涅夫、安特耶魏特哈斯、米沙麦斯基、丹尼斯马祖耶夫、佩佩罗梅罗、安德拉什席夫、鲁道夫布赫宾德、大卫弗雷、皮埃尔-洛朗艾马尔、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夫、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芮妮弗莱明、布莱恩特菲尔、宁峰、陈萨、梅第扬等名家,大都耳熟能详,不逐一推荐。相信每一名爱乐者都能在新乐季中尽情遨游,收获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