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以“AI时代的人道行动:连接与韧性”为主题的第四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在苏州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何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席凯特福布斯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何维指出,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与时代性挑战。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重要成员,积极响应国际联合会《2030战略》提出的数字化转型倡议,探索AI技术在人道行动中的应用,在应急救援、人道援助等领域初步积累了AI技术实践经验。他强调,中国红十字会希望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推动建立“全球AI人道技术共享平台”,让技术惠及更多处于困境中的人群,共同构建更加公平、更具韧性的全球人道行动体系。
凯特福布斯强调,当今时代,我们不仅在经历旷日持久的危机、不断加剧的灾害和日益加深的不平等,还见证着非凡的技术进步。在人道主义事业中,AI已经在重塑我们预测、应对危机和从危机中恢复的方式。人道主义工作者,而非AI,才是人道需求、优先级和人道援助的最终仲裁者。采用“以人为本”方法和“社区参与”方式设计的AI才更符合人道主义事业的原则。
论坛期间,江苏省副省长、省红十字会会长赵岩,苏州大学校长张桥等分别致辞。多位专家学者围绕AI时代人道协同机制、冲突场景下AI应用、中国AI救援实践、人道组织赋能、教育发展及伦理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届论坛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苏州大学共同主办,旨在推动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部署,促进AI在人道领域的战略对接与政策交流,为构建连接性、韧性、伦理性的国际人道新范式提供思想动力。来自联合国、无国界医生等15国际组织及红会代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及高校代表参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