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9月8日起,育儿补贴的申领正式全面开放

  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介绍,从8日开始,育儿补贴的申领正式全面开放,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和各省份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申领,也可到婴幼儿户籍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现场申领。

  此前的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下称“育儿补贴实施方案”),在全国全面向育儿家庭发放现金补贴。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同时,育儿补贴的发放对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这部分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发放到年满3周岁。也就是说,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婴幼儿,都可以领取育儿补贴。

  这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并且将此前多省市地方探索中的主要针对二孩、三孩的生育补贴范围进行扩大,不再区分一孩、二孩及多孩。当前,中国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中国正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育儿补贴是一项重大民生政策,这意味着近千亿元的育儿补贴正式落地。7月30日,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育儿补贴实施方案部署,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此前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育儿补贴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框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层面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每年每孩3600元的国家基础标准,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即表明国家对生育的支持态度,推动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此次育儿补贴制度,以最直接的经济现金补贴的方式,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对个体家庭来说,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育儿方式和育儿需求不同,3周岁前每孩每年3600元的补贴标准,对有些地区、有些家庭来说这个标准可能不高,但是对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家庭来说就很有必要,能起到基础的补贴作用并减轻家庭负担,整体看育儿补贴制度“能够缓解家庭的育儿经济压力”。

  此前,宋健和她的同事,曾在四川和北京做调研,调研发现经济压力对育儿家庭来说是“最大的顾虑”,在北京接受调研的人士中有30%的家庭认为育儿在经济上存在压力。

  另外,育儿补贴是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安排。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宋健认为,这项制度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个国家标准依据和弹性空间,“各地可以统筹考虑其当地人口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地方设置自己的标准,形成育儿补贴的‘1+X’”。

  育儿补贴的制度公布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方便群众申领,采取了相关便民措施。一最大限度精简申领材料让大家尽量少地提交材料,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二是拓宽申领渠道。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通过多个渠道,使用手机线上便捷办理。

  非婚生子女或者未婚生育的子女,能否申领育儿补贴,这也成为育儿补贴申领之际一些家长关心的问题。

  8月,有深圳市民反映称,其被告知目前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的,不属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无法领取相关补贴。对此,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人士回复《财经》,深圳市卫健委此前给市民的答复是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来回答的,但实际上是否需要结婚证,要等8月底“视广东省育儿补贴具体实施方案及用来申请育儿补贴的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而定。

  对于非婚生子女能否申领育儿补贴之事,最近亦有其他省份做出表态。

  9月3日,在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群众呼声”(指导单位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有市民咨询没有结婚证能否领取育儿补贴。这名当事人表示,孩子不是婚生子,有出生证明并上了户口,但她没有补办结婚证的打算。当天,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在该留言答复表示,可在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中,婴幼儿亲生父母婚姻状况一栏选择其他,提交相关信息和材料,提出申请。我们将按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有关规定,本着有利于婴幼儿的原则,对申领人和婴幼儿的申请信息及材料进行审核。

  不过,在这份留言答复后,近日该平台的咨询中,有1人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