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轮股市上涨的驱动因素,相较于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我觉得主要来自存款利率的下行,目前进入了低利率时代。”9月10日,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表示。
李迅雷指出,目前货币政策已经进入宽信用、宽货币的周期。接下来,在基本面动能转换、防范化解“三大风险”的政策主线下,货币宽松趋势目前没有反转迹象,未来降息的空间还有。
资金面上,李迅雷表示,今年以来,居民部门的风险偏好有所上升。其中,房地产预期的改变是促使居民财富配置转向的根本原因。房价上涨的预期使得房企高利润和地价上涨的预期强,而这是房企和地方政府高成本加杠杆的主要促发因素。
“房价上涨预期打破,居民继续加配房地产的意愿下降,主要依附于房地产产业链和地方政府高成本加杠杆的非标资产也将大幅减少,且收益率下降和兑付风险上升。企业和居民部门降杠杆,部分资金流入银行。”李迅雷指出。
不过,李迅雷强调,虽然居民存款肯定有部分资金流入股市,但流入的量还是需要分析,尽管居民部门的风险偏好有所上升,但居民资产负债表与十年前是不一样的。
“此外,2025年债市的收益率偏低,也是触发股市资金流入的一大因素。这段时间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而股市跟债市之间有一定的‘跷跷板’效应。”李迅雷进一步指出。
而在两融资金方面,李迅雷表示,虽然A股融资余额创十年新高,导致一定程度的市场担忧,但也不能刻舟求剑,因为A股流通市值较2015年要大得多,目前A股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远低于2015年4.7%的峰值,显示杠杆风险可控。
“此外,与2015年杠杆牛不同,除中小盘股外,本轮资金更聚焦科技的TMT、半导体,先进制造及新能源等成长赛道,结构更健康。”李迅雷说。
估值方面,李迅雷表示,整体看目前A股与其他市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低估,单从估值角度来讲,应该说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
“大部分市场当前的估值水平均位于近十年中位数附近偏上方,横向对比之下,截至8月25日,美股尤其是科技股估值较高,纳斯达克指数PE达41倍,标普500市盈率达29倍,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A股和港股的低估值和高股息率优势均较为明显。”李迅雷指出。
不过,李迅雷同时指出,本轮科技股的行情让人刮目相看,核心驱动力主要集中在AI算力硬件产业链,如芯片、PCB、液冷等,短期看已积累了一定的估值压力。
配置方面,李迅雷表示,随着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跨市场与分散配置重要性提升。而在多资产配置上,资产波动性的提升加大了避险与绝对收益需求,一方面黄金、债券、以及被动投资需求被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跨市场资产配置抵御资产波动的重要性提升。
“我从10年前就开始推荐黄金,最近黄金价格又创了历史新高。我对黄金的理解,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都会拉动黄金的上涨。战争时黄金有避险属性,而二战以来的几十年和平整体是靠举债来推动的,美国、日本、欧盟都在举债。债务的增加必然带来超发货币,这对黄金是有利的。接下来如果再出现降息,会进一步拉动黄金的价格。”李迅雷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