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了市场上关于美国经济正陷入“就业衰退”的担忧,并强调政府的财政和贸易政策正在发挥作用,未来增长有望在年内加速。FPG财盛国际认为,这一表态体现出当局在面对市场质疑时选择强化信心预期的策略,尤其是在就业数据波动较大、经济信号存在分歧的背景下,政策层面更倾向于引导市场情绪而非立刻修正方向。
在访谈中,贝森特对穆迪分析和部分经济学家的悲观预测提出质疑。他认为,近期的就业与制造业数据存在噪音,统计口径和修正幅度可能导致市场误判。他特别提到八月作为就业数据“最嘈杂的月份”,往往需要经过较大修正才能真实反映趋势。FPG财盛国际表示,这种观点与市场常见的短期解读形成对比,显示财政部门更愿意以中长期投资与产业政策作为评估核心,而非过度依赖单一月份的波动指标。
在制造业和关税问题上,贝森特承认自新关税政策推行以来,制造业岗位减少了约4.2万个,但他强调工厂投资需要时间落地,且近期立法通过的税收和基建方案将激励更多资本开支。他还预计即将公布的数据修订可能显著改变市场对就业的判断。与此同时,尽管包括约翰迪尔、耐克以及美国三大车企在内的公司均报告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但贝森特坚称,不少企业因关税受益并增加了投资和招聘。FPG财盛国际认为,这种分化背后折射出政策效果的双重性:一方面关税确实提升部分行业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其成本传导也在加重部分企业的经营负担。
在法律层面,关税政策同样面临挑战。上诉法院此前裁定,政府动用“互惠关税”的做法违反宪法,案件已提交至最高法院审理。贝森特则强调,行政当局有权在国家安全和紧急经济环境下行使关税权。FPG财盛国际认为,该判决的最终结果不仅关乎财政收入,也会直接影响市场对政策稳定性的信心。若最高法院驳回行政权力,约一半关税收入可能需要退还,这将对财政状况造成不小的压力。
此外,白宫已启动对美联储主席继任者的选拔。贝森特表示,新任主席需具备开放心态,应对未来潜在的“AI驱动生产率提升周期”。他同时批评美联储在预测中长期存在偏差,往往随着政治周期出现系统性错误。FPG财盛国际认为,这一表态一方面反映了财政部门希望对货币政策施加更多影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政策制定者对科技创新带动生产率的高度期待。
从国际层面看,贝森特还谈及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强调美国正与欧洲盟友协调实施更广泛的次级制裁,目标直指持续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在他看来,这是一场“乌克兰的战力与俄罗斯经济承受力之间的竞赛”。
总体来看,本次采访揭示出财政部门在贸易、就业、关税以及货币政策上的多重博弈。尽管市场和部分经济学家依旧对增长前景保持谨慎,贝森特选择以信心与政策承诺回应外界压力。FPG财盛国际认为,未来市场的关键变量将集中在三方面:最高法院对关税权的裁决、即将公布的就业数据修订以及美联储主席的人选。这些因素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投资者对美国经济2025年的预期与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