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新闻:自民党已经公布将在 10 月 4 日进行总裁选举,您觉得谁有可能会当选?石破茂为什么会失败?新的总裁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当选?
特约评论员 庚欣:要预测谁会当选,或是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当选 , 首先要搞清石破茂下台主要的主观原因。因为客观的内外形势,无论是自民党的弱势,还是日美关系的复杂、中日关系的微妙,以及日本国内种种积重难返的难题,都是不可能马上改变的客观环境。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或是至少维系略长时间相对稳定执政的话,就需要从石破茂的失败中来汲取教训,在主观上先把自己的事情调整好,作好准备。必须指出,现在的这几个人选,从综合素质上看都不如石破茂,但是,如果能够真的认真吸取石破茂的教训,也可能会避免日本再次出现 " 一年一相 " 换马灯的局面。
其实,石破茂是一个有相当政治实力的人,他在日本自民党这样的政治生态中能够隐忍多年、不断奋斗终于脱颖而出,当然不是等闲之人。但是,今天日本面对的内外压力确实太大了,一方面,国际上百年变局带来的动荡给日本带来严重影响。日本是个典型的 " 客观外向型+主观内向型 " 的国家,在外部压力下向来是比较敏感、脆弱的。这一年来,恰好对日本而言,最重要的美国出现了这么大的变数,中美、中日关系也都处在微妙的敏感期,国际上各种政经变局都对日本形成了复杂的压力。同时,在日本国内,自民党内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使政府整体形象大幅度下滑,且无力通过自我改革挽回颓势,日本社会经济长期形成的各类矛盾及政策遗留问题过多,并集中爆发且综合发酵。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领导者的内因即本人的执政理念和政策思路,特别是个人的性格准备,都显得格外重要,很多情况下就是 " 事在人为 "。
从这一年的实践来看,除了上述外部因素外,石破茂下台的主要自身原因是缺乏实力、魅力和魄力。
所谓 " 缺乏实力 ",主要是指他在自民党内的实力,特别是自民党的精英中,例如在两院的议员中,他的实力太弱。不仅核心团队人数太少,连竞选总裁需要的 20 个推荐人恐怕都凑不够,遇到困难时很少有人为他 " 两肋插刀 ",他在历届选举中都是社会民意支持大于党内特别是高层支持。可以说从他上台就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在党内应有的 " 实力 " 地盘,因此在遭遇 " 逼宫 " 时就显得更加脆弱。在这方面,小泉进次郎和高市早苗、林芳正等都有些力量支撑,似乎比石破茂要强一些。
另外,自民党本身的实力也在急剧下滑。石破茂刚一上台,自民党便沦为少数派执政党,党内实力弱,石破茂不得不受党内各种意见掣肘。而众参两院选举惨败、执政党彻底沦为少数派后,石破又陷入不得不接受在野党的要求才能在国会通过各类法案的困境。再加上外部种种压力,搞得他身心疲惫,因此决定辞职。
所谓 " 缺乏魅力 ",主要是指石破茂的性格缺憾。从远距离观察,很多人感觉石破茂还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人也不错。但是近距离和他合作或和他打交道的人,似乎觉得他略有孤傲习性,都对他有一点儿距离感,因此在党内议员中人缘不够好。而且石破明显缺乏那种在今天现实政治中,可以营造 " 剧场效应 " 氛围的 " 明星 " 魅力,在吸引选票方面也不是一个能手,他自己也不想以此取悦选民。因此他也很难像安倍那样,能够用 " 母鸡带小鸡 " 来带动自民党内特别是中青年的精英们,从而不断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是他在自民党内频频受到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对后来的新人的重大考验。
所谓 " 缺乏魄力 ",也是石破茂的性格使然。其实在去年众议院选败之后,无论是自民党内还是社会上,大家都认为石破茂不应对败选负责。直到这次参院败选后,大致也还是对他采取了一个比较务实的平衡态度。而且,石破茂执政期间,政府在通常国会期间内提交新法案的通过率达到 98.3%,并不比往届政府低。这表明即便执政党沦为少数派,仍然可以通过与在野党的磨合、博弈达成政策落地的目的。
但必须指出,石破茂从上台到今天的种种表现,表明他缺乏一种在这样的乱世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 " 治世能臣 " 的魄力和胆略。我们中国人经常讲要 " 敢字当头 ",同时又要 " 善于操作 "。而石破茂明显在这两方面,尤其是 " 敢字当头 " 上比较欠缺。其实他平时的政策准备并不少,但由于性格所限,真正做起来、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常常不是硬碰硬地去干、去顶、去冲,相反,他常常是闪躲、是畏惧、是退让,结果常常使人感到,或是缺少妥善对策、或是有对策但也不得落实,似乎常常是 " 一事无成 "。他不仅是在自民党内部改革问题上缺乏魄力,比如对那些因为贪腐落选的议员等进行安抚等。而且在涉外事务上,例如他本来想借今年二战 80 周年的契机,将自己多年来不同于安倍等人的,对日本那段历史教训的认知发表一个讲话,结果也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本来以为石破茂会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一个突破口,因为他想做的,无论是政治上的纠偏,还是经济上的恢复,都需要搞好对华关系。人们都以为他会很快到中国访问,但是他远没有当年安倍 2006 年时上台首访北京的魄力。尽管说了多次、也做了些铺垫准备,但 " 访华愿望 " 最终未能实现,可能也是给他自己留下的很大遗憾。上述这些主观原因,使得石破茂不仅丧失了历史给予他的机会,而且也丧失了原本支持他的地方和基层民众的支持,这也是他辞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自民党的各位新人选需要从石破茂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可以说,实力、魅力和魄力这三条要面面俱到也不容易,但至少要具备两条,实力不足,可以在魅力和魄力上面来补;如果魄力不足,那就得吃老本儿,就要靠后面的实力支持,即使实力和魄力都不够,但是有魅力、有选票,那也是一种维系执政的手段。从目前国际上包括美国的特朗普等政治人物的起伏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些政治家个人性格的支撑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