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在全球发展和全球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这是亚洲在全球安全架构中扮演的新角色,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合作。”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以下简称“亚信”)秘书长凯拉特萨雷拜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

亚信秘书长萨雷拜。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25年9月9日至10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阿塞拜疆国际关系分析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亚信智库论坛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本届论坛以“发展与安全共振:亚信机制化转型中的地区合作与治理”为主题。

过去一年,亚洲地区安全局势持续紧张,个别亚信成员国之间的矛盾甚至引发了冲突。同时,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亚信自身,也面临从对话机制向正式国际组织转型的关键期。作为目前亚洲地区覆盖面最广的多边安全论坛,亚信会议在维护欧亚地区和平方面如何发挥作用?亚信的转型进展如何?转型后的亚信又如何与已有的区域组织协调合作?就这些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论坛期间对萨雷拜进行了专访。

亚信为对话和建立互信提供了平台

澎湃新闻: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多边主义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您认为亚信作为亚洲覆盖范围最广的安全对话论坛,其核心价值是什么?面临的主要挑战又是什么?

萨雷拜:亚信决策的主要原则是共识,这意味着包容性。这是亚信成员国的共同愿望。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亚信有28个成员国,(在地理上)覆盖了90%的亚洲地区,拥有超过全球一半的人口,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政治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常多元化。

亚信的经验在于,尽管存在多样性,我们仍然能够找到共同的途径,做出共同的决策,这就是亚信不断进步的原因,也反映了亚信成员国对多边主义和世界多极化的要求。

目前亚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单边主义趋势,或者说,尽管目前有众多国际倡议,但我们仍处在单极世界的残余中,尚未真正实现多极化。当然,多极化仍将是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亚信正是这种多极化趋势的体现。

澎湃新闻:亚信成员国中,有些国家并未建立外交关系,一些国家之间至今仍处于冲突状态。亚信秘书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确保所有成员国能在平等、包容的氛围中进行对话,并建立互信?

萨雷拜:多边主义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遵守我们在安排或协议中商定的规则。不幸的是,确实存在一些违规行为,每个人都试图使自己的关切合法化,每个国家都想通过不同的方式保护自己。正如你提到的,有时会发生一些冲突,其中一些冲突非常血腥,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亚信没有可以立即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我认为,亚信至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卷入冲突的各方能够共同讨论、相互了解。通过逐步“建立信任措施”(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CBMs),在成员国之间不存在任何分歧的领域,我们就能确保对话的进行。这些措施或许对冲突各方有益,或许有助于克服分歧。这也是亚信自成立以来的独特之处,一些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外交关系,甚至不承认对方的存在,然而,尽管存在诸多分歧,亚信仍然拥有号召力,能够让所有成员国达成共识。

亚信破解亚洲面临的和平与发展赤字?

澎湃新闻:您刚刚参加了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并在北京出席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您如何看待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中国在亚信建设中有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萨雷拜:我认为,“全球治理倡议”的五大要点与亚信的本质非常契合,体现了各国主权平等,体现了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多边主义,体现了加强国际合作的实际行动。同时,这项倡议也与习近平主席此前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相辅相成。

中国是亚信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它的创始成员国,也是重要的支持者,我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对亚信秘书处在预算以及各项举措上提供的切实支持。在中国担任亚信轮值主席国期间,也发起了多项倡议,其中一些已被接受或正在成为常设平台,比如亚信智库论坛就是中方在担任亚信轮值主席国期间创立的。

澎湃新闻:您如何理解“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亚信应如何践行这一理念,以破解亚洲面临的和平赤字与发展赤字?

萨雷拜:在亚信的创始文件中,成员国一致认为安全是共同的、不可分割的。安全不仅包含军事层面,还包含多个方面。这意味着我们是以综合的方式处理安全问题。这也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安全为代价来保障自身的安全。

正如我所说,我们正在实践这种共同安全观。在《亚信信任措施目录》中,我们将信任措施分为五大领域,即经济层面、环境层面、人文层面、新挑战和威胁以及军事政治层面。成员国自愿作为协调国或共同协调国,在18个优先领域实施具体的建立信任措施。我们最近还就如何改善成员国在提供信任措施方面的积极参与,以及为共同利益实施信任措施的方式达成了一致。

亚信转型恰逢其时

澎湃新闻:2022年,在您的推动下,亚信开启了转变为正式国际组织的进程。目前这个过程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又面临着怎样的困难?

萨雷拜:2022年,亚信成员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可以启动转型进程,逐步将亚信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国际组织。

亚信目前已经具备了许多国际组织的特征:我们有自己的管理机构,也有几个咨询机构——亚信智库论坛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我们设立了秘书处这一执行机构。

在亚信发展的过程中,成员国也认识到亚洲在全球发展和全球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这是亚洲在全球安全架构中扮演的新角色,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合作。这是推动亚信转型的重要理念。2023年,亚信成员国外长就转型路线图达成一致,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功。

在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担任亚信轮值主席国期间,亚信成员国已经开始制定亚信的章程草案,这将正式宣布亚信成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我相信,明年在巴库举行的亚信领导人峰会将会通过这些文件,之后我们将继续落实部长们商定的路线图的其他要点。

澎湃新闻:亚信将如何协调自己与目前欧亚地区已有国际组织的合作?

萨雷拜:不同区域组织之间存在天然联系,我们与众多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我们与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我每年都出席联大会议。此外,亚信也与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区域组织都建立了伙伴关系。最近,我们还与欧亚经济委员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并已获得授权与东盟、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等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时,我们与亚洲合作对话、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以及突厥语国家组织等区域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合作安排。

总体来说,亚信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组织,我们愿意与任何秉持相同原则、相同目标的实体合作。这不但是现任轮值主席国阿塞拜疆的优先事项之一,历届轮值主席国也对合作持绝对开放态度,因为亚信坚信多边主义理念,也愿意尽一切可能支持多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