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周五发布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装备推广应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等八项举措。

《方案》提到,2025-2026年主要目标是: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工信部网站在当天发布的解读中称,《方案》结合目前行业面临的问题,从供给、需求、环境三方面协同发力,提出一系列工作举措。

具体来看,供给侧方面,一方面提高装备供给质量,另一方面推动绿色智能转型。需求侧方面,一方面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环境侧方面,一是发挥首台(套)政策体系作用,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二是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引导行业良性竞争。三是强化标准支撑引领。

提高装备供给质量方面,《方案》提到,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进一步提升电力装备供给水平。推动“锻长板”,加快风电等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提升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方面,《方案》提出,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方案》提到,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基建、新型基建等领域合作,拓展电力装备海外市场。发挥好双多边合作机制作用,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引导企业合理有序开展海外布局,强化产品质量,打造电力装备品牌形象。

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方面,《方案》提到,强化电力装备行业自律,营造良性竞争环境。研究制定风电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管理办法,推动风电装备研发迭代保持合理节奏。深入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

除上述几个方面,《方案》还提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引导电力装备领域企业加快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结合算力中心建设等新需求,进一步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在电力装备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