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医疗板块大面积飘红,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震荡上扬,盘中涨逾1%,成交额超4.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来医疗ETF(512170)连续吸金,截至9月12日,连续4日吸金合计3.8亿元。基金最新规模为275.84亿元,在同类ETF中高居首位。

  成份股方面,CXO表现亮眼,涨停紧随其后,涨幅分别达到6.37%和3.95%。另一方面,表现较弱,跌幅分别为2.91%、2.38%和1.93%。

  万联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上半年医疗研发外包CXO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3.7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82%。2025年上半年全球投融资复苏推动前端药物发现需求回暖,CRO(合同研究组织)业务订单转化周期缩短,驱动业绩兑现。

  行业消息面,2025年9月1日至15日期间,创新药领域临床在研一类新药超400个,医疗器械领域1800余个二、三类产品获批上市

  指出,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院内招采恢复驱动增长,消费医疗需求逐步修复,出海订单修复及高端耗材渗透率提升。AI医疗聚焦影像、医检、基因测序等前沿领域,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启动评估推动产业变革。医药生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企业业绩边际改善,看好高端器械及AI医疗等方向

  医疗ETF(512170)及其场外联接基金(012323)被动跟踪,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康龙化成、

  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等。

  风险提示:以上产品由基金管理人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须谨慎!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