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服贸会的热闹展区里,全聚德的展台格外吸睛:这边观众们围观着“烤鸭师傅”情绪满满地现场烤制一只毛绒烤鸭,那边大家围着或饰以京剧元素或绘有北海白塔的月饼盒啧啧称赞,还有人好奇地打听着全聚德新的消费空间——“空中四合院”“3D光影餐厅”等的预约方式。
作为百年老字号的掌舵人,中国全聚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周延龙也穿梭在展台间聊起了品牌的“年轻密码”:从会解压的文创玩具到有故事的月饼,从主题化餐厅运营到多品牌破圈,每一个新尝试都藏着全聚德集团既希望守住经典,也努力赶上新潮的愿景。
“好的鸭”:和年轻人玩在一起
在现场的搭建的“好鸭好呀坊”,小哥儿热情演绎:“您这只烤鸭非常的健硕,我们用果木烤制,我给您添一把火,就像咱们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银钩长挂百味鲜,金炉不灭千年火,给您片一下,一片喜气洋洋、二片财源广进、三片五福临门……”之后展开的油纸会包上这只看上去焦香的、憨态可掬的鸭子、能挤出泡泡的“酱包”、拉开就是耳机袋的“饼盒”和能做发卡的大葱,一根绳儿一提溜,这套古早包装的烤鸭就打包完成了。

这一当下最流行的情绪价值式的过家家互动,呈现的却是全聚德最初的包装形态之一,清朝末年,“亲戚寿日,必以烤鸭相馈送”,凭借红色宣纸印制、抬头印有“全聚德老炉铺鸭票”的票据就可以领取烤鸭,彼时,烤鸭就是这样以油纸打包。
我们从这个既复古又创新的小节目开启对话。周延龙介绍,这只摇起来会嘎嘎叫的文创鸭是当下的“网红单品”,是全聚德“好的鸭”文创系列的第二代产品。“之前我们做过一版,小朋友很喜欢,但不够有互动感。这次我们把老北京吃烤鸭的场景都融进去了,比如它的包装,模仿的是老北京油纸包烤鸭的样子,既有回忆杀,又有新鲜感。”
这款鸭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周延龙介绍,“7月底刚上的时候,单店最高一天卖了150只,排着长队买,当时我们没有那么多库存,只能限售。”这款文创还吸引了代购上门,有位小红书博主一下子买了5只,说是要寄给外地的粉丝。“这说明我们摸准了年轻人的喜好,老字号也要跟上潮流,要跟大家玩到一块儿。”
为啥这只“鸭子”能火?周延龙点出了关键:“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就想要点能解压的小玩意儿。我们不想做普通的冰箱贴、钥匙扣,就琢磨着把烤鸭和‘情绪价值’结合——你想啊,吃烤鸭是开心事,要是连文创都能让你捏捏泡泡、听听鸭叫放松一下,多有意思!”据了解,目前,“好的鸭”已经在全聚德北京26家门店(含四川饭店)上架,未来还会简化体验流程,让大家能更方便地买到:“先把完整的体验流程跑通,让大家觉得‘好玩’,以后再做成陈列销售,慢慢培养重复购买的习惯。”
中秋月饼新花样:京剧脸谱+北海元素,一盒藏着“京味浪漫”
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全聚德的月饼展台已经挤满了人。周延龙拿起一盒印着京剧脸谱的月饼介绍道:“今年我们做了全聚德、仿膳两个品牌的月饼,各有各的特色,都是‘京味’打底,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全聚德品牌的月饼,主打的就是“京剧国潮风”。最受欢迎的一款叫“生旦净末”,盒子上印着京剧四大行当的脸谱,打开后每个月饼的造型也呼应着脸谱元素。“本来想做五角形的盒子,装下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后来觉得不够实用,就选了四大主角,用完的盒子还能当首饰盒,放小耳钉、项链特别合适。”周延龙说道,还有一款 “锦瑟和鸣”,脸谱设计得更精致,寓意也特别好,适合送朋友、送家人。“我们做月饼不只想卖个口味,更想把京剧这门国粹装进盒子里,让大家吃月饼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京味文化的魅力。”

而仿膳品牌的月饼,则走的是“健康养生+皇家大气”路线。“仿膳饭庄的北海公园店极有特色,我们就把北海的景色融到包装里,看起来特别有皇家范儿。”
除了包装上有讲究,月饼内里也有乾坤。仲秋时节气候干燥、阴阳交替,中医讲究“温润滋阴、收敛肺气”,而近些年健康养生的概念风行,大家更希望在享用传统美味的同时增益健康。周延龙介绍,“仿膳月饼里面的馅料就很讲究,有薏仁、五仁这些健康食材,还有仿膳最经典的松子仁,吃起来不腻,很适合注重养生的人。”我们也注意到,仿膳的“御锦东方月饼礼盒”甚至推出“羽衣甘蓝月饼”“酸枣茯苓月饼”,可谓别出心裁。

四个品牌“齐步走”,也让好食品走进千家万户
目前,全聚德在全球有96家门店,其中全聚德品牌门店81家,丰泽园品牌门店6家,四川饭店品牌门店8家,仿膳品牌门店1家。“大家最为熟知的是全聚德,其实丰泽园、四川饭店、仿膳这三个品牌也是我们旗下的,以前是全聚德‘一品独大’,现在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齐步走’。”周延龙介绍。
对于四川饭店,周延龙的想法是“快速追上来”:“川菜的接受度高,江湖气满满。我们要先统一它的经营模式,把现有门店的品质提上去,再慢慢拓展,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四川菜。”

仿膳则打算走“差异化路线”,仿膳主要做宫廷菜,比较依赖北京的古都特色与文化背景,全国推广起来有难度。“但是‘仿膳茶社’做的不错,它的下午茶模式更休闲,也更容易复制,适合在不同城市开店。”周延龙介绍。

丰泽园是做鲁菜的老字号,会继续深耕鲁菜。“但是我们同时会加大包装肉食的推广力度,丰泽园的包装肉食,像酱猪肘、猪耳朵,200多克一袋,常温的、方便运输。这样的便民产品,让大家在家就能吃到丰泽园的酱肉。”周延龙谈道。
据了解,“餐饮产品食品化”已经成为全聚德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周延龙介绍:“堂食有天花板,门店面积、餐位数就那么多,但是食品化能打破这个限制,可以让我们的好味道走进千家万户。”周延龙说,全聚德有SC生产资质,能保证食品的品质:“我们会把做餐饮积累的经验,转化成更多包装食品,比如真空烤鸭、酱肉、月饼,让大家不管在哪个城市,都能买到全聚德的产品。”
食品化的餐饮产品加上电商平台,让全聚德的产品更快地流转到千家万户。“今年全聚德月饼的电商销量涨得特别快。以前大家买月饼习惯去门店,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线上下单,我们也跟着调整了策略,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酱肉等便民产品线下卖得也很好,说明消费者需要的是‘好吃又方便’的东西,我们得跟着这个趋势走。”周延龙谈道。
从3D光影餐厅到AI接单:老字号在“逆生长”
聊起全聚德的变化,周延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字号不能是‘老企业’,经营模式绝不能僵化。”在他看来,全聚德的“年轻态”,离不开数字化升级和场景化创新这两大“法宝”。
先说说数字化——现在全聚德的门店,早就不是“人工记账、电话接单”的老样子了。“我们的平台化结算系统,已经从北京的直营店,扩展到了全国所有连锁门店,包括加盟店。以前各个门店的数据不互通,现在一点后台就能看到全国的销售情况,管理效率高多了。”周延龙还提到了AI智能接单系统:“以前食品销售要靠人工接电话,再录入系统,容易出错还耽误时间。现在客户输入关键词,系统就能自动生成订单,24小时都能接,准确率和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场景化创新。
在全聚德前门店,有一个京城少见的3D沉浸式光影餐厅,只有16个餐位,却成了“打卡圣地”。“你坐在里面吃饭,墙上会播放‘中轴美景’‘京城四季’的3D影像,一会儿看到三轮车从眼前经过,一会儿又看到雪花飘下来,桌面上还有互动效果,特别有代入感。”

周延龙说,这个餐厅走的是“中餐西吃”的路线,采用一人一份的分餐制。现在还能拼桌:“以前我们觉得‘不够16个人不接’,太僵化了,现在哪怕两三个人来,也能拼在一起吃,互不影响,座位利用率高多了。”
王府井店的“全聚德宫囍龙凤呈祥”项目也很受欢迎,客人可以穿上格格服、阿哥服,一边换装打卡,一边吃烤鸭。“年轻人就喜欢这种有体验感的东西,我们不光让他们吃好吃的,还让他们玩得开心。”周延龙透露,这些创新已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现在全聚德的本地客流和游客客流各占一半,年轻客群比以前多了不少,也不像以前那样依赖旅游市场了。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老字号只要愿意创新,就能吸引新客户。”
采访最后,周延龙聊起了全聚德的未来规划。“全聚德已经161年了,‘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是我们的初心。”周延龙看着展台上热闹的人群,语气里满是期待,“我们不想只做‘老牌子’,更想做‘活牌子’—— 既能让老一辈人吃到回忆,也能让年轻人爱上京味,这样的老字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