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而文学是翻动这个世界上的石头,让石头说话、让石头发光的艺术。”

9月14日晚,在美丽的新疆阿勒泰,新疆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带来了演讲《文学让普通的石头像星辰一样明亮》。

刘亮程

这场“闪亮之夜”是由广东省出版集团、阿勒泰地委主办的“去辽阔处——阿勒泰花城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9月13日至9月19日,近20场文学活动将在新疆阿勒泰举行。麦家、刘亮程、谢有顺、石一枫等文学名家,与来自《我的阿勒泰》《生万物》《北上》等影视、舞蹈领域的创作者共赴文学之约。

麦家

“去辽阔处——阿勒泰花城文学周”系列活动

2013年,作家王蒙描述新疆生活的《这边风景》在《花城》杂志首发。两年后,这部7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王蒙曾说,与新疆的邂逅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他“从人民当中,从生活当中,从雪山、戈壁、绿洲、草原上获得了无法剥夺的快乐,获得了原来没有的沉稳与从容”。刘亮程、周涛、李娟、王族、阿拉提阿斯木、红柯、巴燕塔斯肯等新疆作家,他们的作品在《花城》发表,为全国读者熟知和喜爱。

作为新锐作家代表,哈萨克族青年作家巴燕哈斯肯带来了题为《同一场风里的赶路人》的分享。巴燕的家乡就在阿勒泰的克兰河畔,对他而言,故乡是他“长期以来创作的所有文字和故事的背景”。 他在小说《克兰河畔》里,沿着河岸,书写了牧民们的悲喜人生。

“去辽阔处——阿勒泰花城文学周”系列活动

两年前,花城文学院在广州成立,作家麦家、学者陈晓明担任首届联席院长,魏微、葛亮、李娟、陈楸帆、蔡崇达、笛安、杨庆祥、陈培浩等成为花城文学院第一批签约作家、评论家。在“闪亮之夜”的现场,麦家揭晓花城文学院第二批签约作家、评论家名单:李修文、石一枫、索南才让、班宇、黄灯、刘子超、刘大先、项静。

在“闪亮之夜”的尾声,广东作协主席、评论家谢有顺发表演讲《辽阔的,永恒的:有世界观的写作》。现场响起了哈萨克歌舞《黑走马》的马蹄声和歌声,为这个属于夜晚画上美好的句点。